只听“哗”一声,宋砚修被两根长枪架起,狠狠甩飞了出去。
马车缓缓启动,从宋砚修面前驶过。
风恰好吹起了窗帘,摔在地上的宋砚修看到了窗内清冷的身影。
那曾是他熟悉到厌恶的妻子,可如今,他心中莫名的生起了一抹疏离感,让他觉得眼前的沈蓉变得有些陌生。
“沈蓉。”宋砚修重新爬起来,追上马车,对着窗大声质问:“在祭天台上替皇上挡了一剑的是我而不是你,救驾之功乃是我用性命换来,你怎能厚颜无耻的抢之,我先前忍你多时,不想同女子置气,失了我男子汉大丈夫的颜面,可如今我若一再忍让,世人怎知我在祭天台上为救皇上而险些丧命,沈蓉,抢我救驾之功,你良心可安?”
马车轱辘的声音渐渐停了下来,而四周的动静却重新掀起了波澜。
原以为平阳郡主,哦不,是宁和郡主不会回应宋砚修救驾之功一事,众人也歇了看好戏的心思准备散场。
可随着长公主府的马车停落,百姓们又纷纷往沈府靠拢,议论了起来。
“这些日子一直听说宋状元为救皇上,从祭天神台上滚了下来,他额头上的伤便是在祭天大典时落下的。”
“可我听到的另一个消息是,郡主存有私心,将状元郎的嫂子推向刺客,状元郎为救嫂子才从祭天神台滚下去。”
很显然,大家更喜欢后面的流言。
郡主因爱生恨,趁乱意图借刺客之手杀死状元郎的嫂子,计谋不成,反被状元郎识破,便在事后夺走状元郎的救驾之功,拼命打压宋状元。
短短的时间,舆论成形,众人开始同情起了宋砚修。
长公主怒气填胸:“宋、砚、修,本宫忍他多时,这七日你昏迷不醒,外头流言四起,辱你名声,本宫现在就要了他的狗命。”
她抬手半掀帘子,正欲号施命令。
可坐在她身旁的沈蓉,面色冷静地分析:“舆论,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火,它虽无形态,却可杀人无形,轻易便可毁掉一个女子的声誉,也可毁掉娘亲这样尊贵的长公主之躯,娘亲可以出去砍了他,待他一死,明日便会有‘千军万马’踏平我长公主府,踏你我成泥。”
这,可是宋砚修最擅长的手段。
舆论之战,不在手中握着怎样的武器,而在笔下驭写着怎样的文字。
是非黑白,颠倒阴阳。
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让对方百口莫辩,无路可退,含冤而终。
可宋砚修没搞明白这是谁的地盘。
而长公主在听了沈蓉的话后,掀帘子的手猛地抓紧了窗帘,脸色刹变:“宋砚修还养了千军万马?”
沈蓉抬手指着四周的百姓:“那,就是他的千军万马。”
长公主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不知何时,四周的百姓越来越多,同情宋砚修的人也越来越多。
因为宋砚修是最接近他们身份的贫穷子弟,平民百姓才不会计论真相如何,只信自己所见、所听、所闻。
支持宋砚修的人越多越利于他,反之,这些人也可以是穿林雨箭,射伤他自己的好利器。
但是长公主不甘心:“难道就任由他颠倒是非黑白,辱你名声,让你受世人唾弃?”
“当然不是。”
话落。
外面便传来太监的通报声:“太子殿下到。”
沈蓉收回手,低垂眼眸:“我的利剑,不就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