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会长以为要花很大的力气说服张启,没想到这么快就搞定了,十分感谢他,并承诺自己不会像前任会长一样,反而是要全力支持张启。
张启自是感激,可他对于丁会长的话也是听一半信一半,都是利益的趋势,要不然哪有什么友谊可言。
八月中旬,张启从宾客口中得知,王若钦王相过于操劳去世,谥号文穆。
此事朝中只有两位宰相,王曾和张知白;二人都属于年事已高之人,急需一个有能力的官员来配合他们。
正值四十六岁的吕夷简,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他被升职为同平章事。
同平章事一职说白了就是宰相,有着更大的话语权。
如此一来,吕夷简真正的走进了朝廷中央权力机构的中心,成为了核心官员之一。
对于吕夷简的上台,赵祯和刘太后的反应出奇的一致,全力的在拉拢他;他们都认为吕夷简应该偏向自己这一边。
可吕夷简却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头脑,他做到了不偏不倚,既不得罪皇帝,也不得罪太后,竟然玩起了平衡。
这同时引起了赵祯和刘太后的不满,特别是以国丈郭允功为首的太后一党,他们甚至私下找到吕夷简,怒斥他忘恩负义,说若是没有太后举荐,他根本做不到这个位置。
吕夷简并没有与他们争执,总是一笑而过,久而久之,反倒是刘太后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下令这些人不许再去骚扰吕夷简。
吕夷简入主朝廷核心,原本与张启是毫无关系的,可很多趋炎附势的官员闻风而动,他们知道吕夷简的公子吕公比好酒,就找到了张启。
希望张启能单独酿造一些更好的美酒,让他们作为礼物。
张启也没让他们失望,他以宋代羊羔酒和现代玉冰烧的酿造方法,酿造出了一款度数适中,口感甘甜、爽滑的美酒,取名为飞天柔。
众人品尝之后,觉得十分神奇,说是酒,但入口之后犹如喝了一口油,一下子就滑到了肚子里,这个过程十分舒服,感觉不到任何的辛辣。
唯一的坏处就是让人感觉这个酒喝不醉人,但其实度数也在三十度左右,酒量小的人,如果喝快了或是不小心喝过了量,醉的很快。
这款酒的问世,让张启也是小赚了一笔,他知道送礼之人不缺钱,直接将价格定成了五十贯一斤。
结果那些人一听,反而觉得很便宜,推出当天就卖了一万贯;张启觉得这是一个发财的路子,做了很多,就等着那些人前来购买。
只是好景不长,才卖了两三天,这飞天柔就无人问津了;一打听才知道,是吕夷简禁止了这种行为,并狠狠的揍了吕公比一顿。
看着上千斤库存的飞天柔,张启也是有些小小遗憾,可转念一想,正好可以当做后期的贡酒卖入宫中。
日子是慢慢的过下去的,因为七十二家正店的加入,张启成为了京城最大的酒水掌柜,可以说是形成垄断了。
原以为要一年才可以赚到百万贯的张启,只用了半年不到,自己竟然是一个百万富翁了。
这速度就是王举正看了就直呼不可思议,也影响了王举正对张启的看法。
要说这之前,王举正还把张启看做是自己的附庸,那么现在他要慢慢的把张启当做一个合作伙伴了。
到了年底,王举正在快活林包场,宴请了所有的王氏族人,并将张启安排在了自己身边就坐。
这一变动,不仅是前来的宾客,就是张启自己也感受到了王举正的态度变化。
张启思来想去,终于是明白了这一切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自己与以往不同了,看来钞能力在哪里都是有用的。
在宴席之上,王举正甚至劝张启,与自己一道,加入投资彭城的利国矿业事情中去;张启思考一二,觉得自己日后兴许也要走向整个大宋,加之手中有些闲钱,便答应以五十万贯入资。
“不愧是赚到钱了啊,我们忙活了一年多,才入资了二百万贯,你这出手就是五十万贯。”
王举正知道张启赚了不少钱,但不知道他赚了那么多。
“要不是官家收税收的多,你还提了一成走,我赚的更多。”说起这酒税张启也头疼,官家直接抽走了四成利润。
“作为大宋子民,能给国家提供这么多税收,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不过,我这里倒是有一件好事情要与你说。”
一听有好事情,张启连忙竖起了耳朵。
王举正从宫中得到了可靠的消息,朝廷打算在开春之后,在山西的并州和代州开设两个榷场,与辽国、西夏重新建立双边贸易。
一旦榷场启用,宋朝和他国的商人都会蜂拥而至,到时候肯定能通过贸易再大赚一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王家在山西的势力很大,两个榷场又离太原很近,真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怎么样?心动了吧?烈风酒你没忘记吧?这足以证明西夏人比我大宋人民更喜欢喝烈酒,若是你的飞天美酒运了过去,还不得被抢购一空?”
张启听闻,倒是想起了那天在殿上与李元昊拼酒的情形,也是得益于此,他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看来我要好好琢磨琢磨,争取把西夏人的钱袋子给掏空,哈哈哈!”
张启的一番话也引得众人哈哈大笑,随即也是聊起了日后如何与西夏人做生意等事宜。
天圣四年(1026年)农历正月十五,年还没有过完,朝廷颁布了将在半个月后开放并、代二州榷场的旨意。
为了吸取对外贸易的经验,防止宋朝铜钱被他国以贸易的借口流出,朝廷收回了之前的旧交子,改发一款防伪能力更强的交子。
发行的数量更是达到了二千五百万贯,相当于天圣三年国家总税收的三分之一。
为了日后的贸易顺利,张启根据烈风酒的特点,也是研发出了一种适合西夏人口味的飞天美酒。
考虑到西夏人非常信封佛教,张启还将酒坛上雕刻了很多与佛教有关的浮雕,来吸引西夏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