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眼光放长远,直指问题的根源——教育。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教育自是重要,可这远水难解近渴,当下官员短缺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朱允熥不慌不忙地说:“皇爷爷,孙儿觉得可以先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从现有官员中选拔贤能者,让他们暂时兼任多职,以解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在各地考察那些有贤能但未入仕途之人,不拘泥于科举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品德端正,便可任用。”
朱元璋听了,摸了摸胡须,说道:“这倒也是个办法。”
紧接着,朱允熥拿出了从系统中兑换的数理化相关的书籍。
朱元璋越看越觉得有趣,心中不禁对这些新奇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合上书,看着朱允熥说道:“允熥啊,咱看这书中内容甚是有趣,咱也想学习一下这些书籍的内容。”
“咱虽年老,但这新知识咱也想了解一番。”
朱允熥说:“皇爷爷,您能对这些新知识感兴趣,实乃我大明之福。”
紧接着,朝廷便颁布诏令。
诏令中明确表示要在各地建立官办学校,不论出身,所有孩子均可免费入学。
对于一些穷苦不富裕的地方,朝廷还给予特殊的优待。
不仅免学费,还可以提供吃食和住宿,以确保这些地方的孩子也能有学可上。
诏令一下达,各地百姓欢呼雀跃。
“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咱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以后说不定还能入朝为官。”
“以前想都不敢想,咱这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哪有机会读书。”
“现在好了,朝廷给咱这个机会,这桂王殿下和陛下真是圣明。”
“此乃利国利民之举,想我年少时,多少贫寒子弟因无钱读书而埋没才华。如今这诏令一下,我大明必将人才辈出。”
朝堂之上,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庄重地说起了全国教育之事。
他看向朱允熥,说道:“允熥,你之前所提的全国教育之事,咱觉得意义非凡,今日你且仔细给诸位大臣介绍一番。”
朱允熥恭敬地出列,行礼之后,说道:“陛下,孙儿以为这全国教育之事,乃是我大明根基之所在。正如孙儿之前所言,教育乃是长久之计,关乎我大明未来的兴衰。”
朝堂下的官员们听着朱元璋与朱允熥的对话,心中各有想法。
“这桂王殿下的想法虽好,可这数理化之类的学问从未听闻,不知是否真能对大明有用。”
“而且这免费教育,耗费巨大,万一失败,可如何是好?”
“这天下之事,还是遵循祖宗之法最为稳妥,可陛下似乎很支持桂王殿下,我还是先观望观望吧。”
朱允熥随后命人将手上的数理化书籍大量印刷。
消息传开后,许多官员都听闻了此事,他们对那些书籍愈发好奇。
不少官员纷纷向朱允熥请求:“殿下,臣听闻那些新奇的书籍,心中十分好奇,不知可否领一份呢?”
朱允熥欣然答应:“诸位爱卿若有兴趣,自可领取。”
官员们拿到书籍后,反应各不相同。
有些官员一翻开书籍,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眼睛里满是求知的渴望,不时地与身边同样感兴趣的同僚低声讨论着其中的知识。
而有些官员则只是随意翻看了几下,心中不以为意,不过他们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默默地把书放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