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天赋真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些孩子只需寥寥几笔,就能将这十个汉字深深烙印在脑海之中;而有些孩子则会在前面几个字上苦苦挣扎,始终难以突破;更有甚者,连一个字都无法铭记于心。这种现象着实令人感慨万分!仿佛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片独特的宇宙,其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和潜力。然而,正是这些差异,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多姿多彩、充满奇迹。或许那些记忆力超群的孩子将来会成为博学多才的学者,而那些需要更多时间去记忆的孩子则会在其他领域展现出别样的才能。
玉玄黄紧紧握着早已准备好的那支木笔,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沙子,仿佛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汇聚于此。他轻轻挥动笔尖,在柔软的沙面上留下一道道痕迹。每一笔、每一划都显得格外谨慎而专注。仅仅只练习了一遍,玉玄黄对这些字符的记忆已经达到了七七八八的程度。
然而,他深知这些字迹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笔画组合,更蕴含着深奥无比的文字结构问题。每一个字都是由多个部分巧妙拼凑而成,每个部分都有着特定的位置和关系,如同一个精巧的拼图一般。这种深邃的文字结构赋予了每个字独特的韵味和含义,也让玉玄黄对书写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现在的御邪皇只是只识其表,不识其意。
玉才秀面带微笑地看着孩子们在纸上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下这十个大字,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表示对他们的肯定和赞赏。然而,当他绕着教室走了一圈后,也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
育才秀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五几的孩子,声音低沉而严厉地问道:“说吧,为什么要在这些沙子上随意涂画?告诉我原因!”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够穿透那孩子内心深处最微小的角落。
这个身高一米五几的男孩,拥有着超乎寻常的体格和力量。他的身体不仅高大威猛,而且肌肉线条分明,透露出一种令人惊叹的强壮感。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强壮的他竟然只有十岁!他名叫玉干戈,是村里著名铁匠玉铁牛的儿子。
玉干戈自幼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和勇气。他在父亲玉铁牛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掌握了打铁的技艺,并对武器制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年纪尚小,但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铁器制作,其手艺精湛程度令旁人赞叹不已。
玉干戈自幼就对打铁情有独钟,但他对习武的热爱更是超乎常人想象。年仅六岁的他,已经开始跟随村里的村兵以及玉虎儿大哥一同学习狩猎技巧和拳法套路了。
那时的玉干戈虽然年幼,但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与毅力。他每日清晨便起床,跟着村兵们穿梭于山林之间,学习如何追踪猎物、设置陷阱以及使用各种武器。而在闲暇之余,他又会向玉虎儿大哥请教拳法,一招一式都学得极为认真。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干戈的武艺日益精进。他的身体变得强壮有力,动作矫健敏捷。
玉干戈用自己生如铁牛般的声音回答道:“先生,俺不想读书,俺记不住这些字,俺想上战场,成为像说书先生口中项羽霸王那样的人物。”
玉才秀失声一笑,道:“你小子倒是好高骛远,岂不知项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玉干戈的脸有些潮红,眼神极为向往,大声道:“俺不知道俺能不能,但是俺想试试。先生,您是个有见识的人,请给俺出出主意吧!”
玉才秀也是看出了玉干哥是个当兵打仗的料子,想了想道:“家父生前曾有幸结交乐山镇的镇兵队长,我给你写封信过去看看,是否能将你引荐过去,不过得征得你父母双亲的同意,且认知读书对行军打仗也大有益处,免得你到镇里连军信也看不明白。”
玉干戈郑重的说道:“俺知道了,先生,俺会努力的,俺一定要将这些字记好。”
说罢,便坐下来开始在沙板上写字。
玉才秀点了点头,心道:孺子可教也!
中午,孩子不能回家,吃饭在私塾中吃,私塾饭菜是由村中每户人贡献出来的。
做饭的是玉一斗大叔的女儿玉梅儿。
玉梅儿继承了父亲玉一斗的厨艺,午饭做的是真香。
其实,让玉梅儿做饭也是掺杂了些村长的一些小心思,毕竟玉梅儿年芳十四,长得貌美如花。
人们都说日久生情,待和玉才秀接触多了,郎才女貌,自然就在一起了。
那时,玉才秀不就自然而然的可以一直就在养阳村了?!
中午过后,育才秀又教了一个时辰,便留下作业,让孩子们回去。
他一天只教四个时辰,这是他来时的要求。
下午,玉玄黄一直在自家小屋的地上练字,刚开始的十个字加上下午的十个字,总共二十个字,玉玄黄已经完全掌握了。
玉玄黄的天赋很好,同时也很积极的学习,若是能学好《千字文》,他就能看懂《天地玄黄诀》。
在学会刚开始的二十个字后,玉玄黄又向玉才秀请教了二十个字,刚开始的玉才秀以为玉玄黄好高骛远,在一番检测后却没想到他真的记住了,顿时意识到他是一个读书的苗子,于是又教给他了二十个字,想看看他的天赋到底如何。
玉才秀向玉梅儿打听到玉玄黄的父母双双逝去,年少孤苦,顿时心中叹息不已。
穷文富武!
话是这么说的,但这个“穷”也不是一般的家庭,可想象到的。
就如他,先父在时曾豪掷十几两银子买了一本当今文学大家批注过的《尚书》的拓印本。
而且练习书法所需要的笔墨纸砚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毕竟在地上可练不出能够入围的笔法啊!
心道一声可惜了,即使他有助人之心,也无助人之力,只能在平日教堂上多多照顾他一点。
既然他好学,又想多学,那么他就多教又细教。
虽说以自己的水平不能将他培养成文学大家,但为他奠定基础也是足够了。
晚上玉玄黄又翻了翻《天地玄黄诀》,此时,他已经可以看懂几个字了。
“天地……………,宇………………,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