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辛苦多赚钱,纪冉冉也不愿意在松安继续念高中。
念高中不是她的梦。
上大学才是她目标。
纪冉冉和徐章书是同桌,坐在正中间第三排,临近中考班里重新排了一次位置。
不再讲究什么搭档帮扶。
成绩好、安静的排在前头。
就连班里最高的虎头也被安排在了前头,靠边靠墙不会遮住其他同学视线。
徐章书把册子打开:“化学老师跑回来抄了几道题。”
“先放我这里,这节课我抽空抄一下题目。”纪冉冉拿过徐章书的练习册。
徐章书提醒:“可以课间再抄。”
虽然课间纪冉冉是来得及抄写,但纪冉冉在老师踏进教室前,在练习册上落笔。不是每一道题目都需要认真听讲,班上学生的进度很不一致,老师会花一点时间讲纪冉冉早就消化得烂透的知识。
重新排位置后,班里的空位不是三三两两而是一排排的。
这礼拜人还多起来,五一前的那礼拜一半的位置都空了出来。
赶着在五一之前插秧。
过了五一,距离初二下学期的结束就更近。
距离中考一个月,松安中学能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不到四分之一,想要念高中的学生神经紧绷,还有些学生心思浮动。
等到七月拿到毕业文凭,他们的学生时代就结束了。
他们这一代初中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两个人同龄人里头就有一个初中生。
纪向聪的手肘被碰。
“你堂妹能去县一中不?”
“这我哪知道。”按照成绩来说冉冉肯定是能上县一中的,不过上县中得花钱,供堂妹念县一中对伯父伯母来说有点吃力。
寸头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她岁数这样小,不继续念高中还能做啥。两年高中读下来她岁数都没有大,要我是她我肯定继续念书。”
纪向聪:还用你讲。
他瞧出来纪冉冉比谁都想继续念高中,都有胆子跟四叔借钱,这一点纪向聪是佩服纪冉冉的,纪冉冉是真的喜欢念书。纪向聪是六岁念的小学,小妹鸣慧一断奶,他妈姚水娟就去城里给人家当保姆,纪向聪也被送去小学。
纪冉冉比他还小一岁,伯母送堂妹去念书也是因为没人带孩子。
那年姜月明有了纪东升,旭日也才三岁,姜月明实在是分身乏术,把只有五岁的女儿送去了学校。
那么早念书的,懂什么数。
多的是父母因为看不过来孩子,早早把孩子送去学校,不过这里头像纪冉冉这样没有留级的不多,能够在年级里成绩拔尖的,松安中学里也就是纪冉冉。
得了纪向聪的白眼,寸头也不在意。
他实在是愁:“我现在就是不知道我毕业后能干些啥。”
十五六岁开始种地,种到五六十岁么。
“我想种两年地,攒点钱出去闯一闯,去外头打工。”
外头的天地是什么模样他并不知道,但寸头听到老师们讨论起在外头打工挣钱的人。在外头是不用靠天吃饭的,能按月甚至按天拿到钱,不像他们乡下,要用粮食换钱。
“怎么不一开始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