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教学生知识。
可是知识本就不仅仅是考试的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
学习应当是为了更好的过好这一生。
升学是途径,却不是终点。
“男人不靠念书,一样成为比世界上另一半女人更有出息的人。女人不一样的,我小时候的玩伴里比我聪明的有的,但是当时我因为念过书成为了老师领着工资,而那些比我聪明的呢,运气好的嫁给一个勤快的男人不饿肚子。”
纪冉冉想起自己的父亲就算得上一个勤快的男人,而母亲已然是林老师口中幸运的女人。
姜月明本身不是会偷懒的人,男人做的事情她也做得,受限于身体构造在体力上确实比不上那些勤快的男人,不过不是每个庄稼汉都是勤快男人,所以说一句姜月明不比男人差没什么。而林老师说的也是事实,在前两年柳树沟大队的女人的满工分是八个,姜月明再卖力得到的工分最多也是八分。
而纪利国上工的日子都是有十个工分的,有的时候上了个早工还能多点。
林老师继续说:“有的白了半边头发,还有……”
她小时候的玩伴还有因为生孩子离开的。
孩子没活命,她的玩伴也是。
因为孕妇严重营养不良。
“不是种地不好,脚踏实地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种地的那个人并非一定要是你。”
有的话,林老师没有说出口——
女人是没有土地的。
娘家没有、婆家也没有。
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种地。
这样的话可能是真的,却也不一定是真的,但绝对是极端的,不合适在学生面前说出口的。
冉冉的年纪是要比别的学生都要小的,林老师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口气说了这样多。
林老师的好冉冉记在心里,经历了向四叔借钱一事,林老师的举动便更显得珍贵。纪冉冉感受得到林老师对她的好,她亦珍惜这样的好。
纪冉冉向林老师鞠了一个躬:“林老师,谢谢你。”
太多的情绪在这六个字里。
是对老师的尊敬,是感激。
她承诺:“我会继续念高中的。”
父亲的想法不是她轻易能够改变的,可只要不是父亲强硬要求她不能念书,那么这高中纪冉冉就可以念下去。
母亲希望她念书,因为吃过不识字的亏。
林老师希望她念书,因为体验过念书的好。
办公室跟教室隔了一堵墙,班上的吵闹掩盖着办公室的声音。
化学老师推门而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放下备课本就要去敲上课的铃声。
冉冉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前进了教室。
纪冉冉确实想要继续念高中,有上县一中的能力,她便不甘愿在松安念书。
爸妈以为她懂事,按照平日里为家里着想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分花的样子,为了更便宜的学杂费、生活成本,纪冉冉很有可能继续留在松安……
这不可能。
这根本不是纪冉冉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