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冉冉哪个礼拜能多出一角几分的,那是纪利国给的。母亲姜月明不会给冉冉固定生活费之外的钱,纪利国有时候会给,虽然不多但对冉冉来说也是赚到的。
跟其他人的父亲比起来,纪利国也没有差到哪里去,他会关心冉冉他卖力干活养着这个家。纪冉冉不是不会心疼父母的小孩,早早开始挣钱赚口粮的她,很晓得生活的不容易。
大伯家能吃上肉的次数一个月比他们家半年还要多,纪冉冉也会羡慕,总是吃着没滋没味的饭菜,又不大能够吃饱喝足,她有嘴馋的毛病。
不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嘴馋这一点不是什么好习惯,纪冉冉在表面上可以掩盖过去,行动上却是在满足自己的一张嘴。
家里头不好开灶,纪冉冉的主意能打到楼鸣岩家里去,楼鸣岩单独一个人住着跟旁人又有些距离。从换第一个鸡蛋开始,纪冉冉就不停满足自己嘴巴的欲望。
她让自己不再饿肚子。
知青姐姐说过要吃有营养的食物,才可以身体健康。
总是吃着那些杂粮,会营养不良的。
营养不良是会生病的。
十块钱。
一口气拿出来十块钱确实不算少。
但十块钱不是一天花用掉的,是一个学期的学杂费。
这样算下来或许就没有那样多。
为难。
纪利国说出口的令人为难,纪冉冉没想过。
只是一辆自行车要一两百块钱。
四叔也是她的亲人,不是说亲人都是一家亲的么,冉冉开口前确实鼓了很大的勇气。念书的钱她会还的,就算是考不上大学,只是高中毕业那也是能有一份工作的,到时候十块钱是半个月的工资。
家里面的收成其实不是供不起冉冉念高中,她念高中除了学杂费外是花不了多少钱的。今年需要借钱是因为刚分田到户,还没有一个好的收成,需要一年的过渡期。
纪利国的愤怒,使得冉冉心中的羞耻、尴尬开始蔓延。
姜月明看着眼前的男人很想问一句:
自行车不耽搁他弟弟娶媳妇,十块钱能耽搁。
到底还没有被愤怒席卷理智,这会儿说出口这种话,就是被人看笑话,给谁难堪都不一定。姜月明没有将这话说出口,男人是需要面子的,在跟纪利国结婚后的这些年里,她清楚这样一回事。
事关女儿前途,姜月明没有低头。
纪利邦稳住二哥,为了十块钱的事夫妻俩个闹成这样真不应该,有些聒噪。二嫂话里话外数落二哥没出息,生了孩子养不起,二哥怪二嫂没头脑。
两个人各有各的道理,争辩在一起却也争辩没在一起,说下去谁也说服不了谁,只会多些吵闹。
“二哥,我没觉着你囡儿做了什么事不好。”纪利邦做这个和事佬,从给孩子开脱开始,“喜欢念书是好事情……”
王翠枝一脸了然:“你听,再说下去四叔……”就要当那个冤大头了。
“利国家里真是有那样困难,好好种田不至于供不起囡儿多念俩年书。”纪利兴之前在大队里是记分员,也算半个当官的,现在大队散了他一下子丢了份工,风光不复。听着这十块钱闹出来的事,觉着利国真不是个男人。
二弟这样的,怪没出息的。
家里头兄弟四哥,他是最没本事的那个,大哥在大队里当过记分员很体面,三弟人机灵脑子好用还有份工作,四弟更不用说了连自行车都买上了。真是要转业回来,四弟也是有工作的人,到时候有稳定的收入还有粮油本。
在几个兄弟里,他很没有话语权,也习惯了听母亲的话,有时候也会听大哥的话。他自己不聪明,但是知道听聪明人的话。
平日里纪利国也听媳妇的话,跟姜月明辩嘴的日子并不多,一旦提起来多多少少跟纪家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