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趴下了。
“是她。”纪冉冉同桌用带着水珠的手掌拍了拍脸蛋,清醒头脑,“跟有开关一样,铃声一响她就趴下。早上才过来学校,只要是早上才来,她早读都这样的。”
“柳树沟过来要走一个小时吧。那确实,累的。我要是有自行车就好了,二十分钟就能到。也不累人,要是有自行车,五分钟的路我骑二十分钟来学校都成。”
“自行车,谁买得起啊!”
反正她是买不起的,想也不敢想。
趴在桌子上的王思年,听到这些话嘴巴抿成一条线。
她知道用不了多久纪知物就会有一辆自行车。
是柳树沟最早有自行车的女孩。
没有成婚就有一辆自行车,太风光了。
村里人都说,纪知物会嫁给城里人,会有城里的户口。
在拥有自行车前,纪知物就已经是柳树沟最风光的姑娘,长得好看,那些小萝卜头都喜欢看着白嫩的纪知物。等纪知物有了自行车,那在附近几个村的姑娘里头都是独一份的。
实在是风光啊。
是老四纪利邦寄回来的自行车票,凤凰牌自行车的车票。
王思年记得那一辆自行车给她留下的“心神震撼”,这不是夸张,那一辆凤凰牌涨闸自行车,凤凰标“意态并美,楚楚动人”,是跨越时代的时尚,是许多少女的梦中情车。
那一辆自行车要180元。
这时候县纺织厂的学徒工一个月的工资18元,不吃不喝十个月也买不上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因为凤凰牌自行车的车票也很难得,没有份额就得花钱买……
拥有凤凰牌自行车的纪知物身价飞涨,是十里八乡最惹眼的姑娘。
长得好、有文化、家里宠。
那时候的王思年真的想过一天纪知物的日子。
在纪家,日子过得最好的非纪知物不可。
是爸妈的老来女,还是唯一的女儿,怎么会不当掌中宝喜爱着。
上头有四个哥哥,把她当女儿、当妹妹宠着,自家的女儿都没有妹妹值钱。
妹妹只有一个,儿女又不是一个。
爸妈辛苦将他们养大,他们帮爸妈养着妹妹才是孝顺。
纪知物的日子,羡慕都羡慕不来。
人家投胎投得好。
王思年想,若是纪知物的侄子侄女都不喜欢纪知物,知道自己是被她压榨了,学会了反抗,该多好。
这种念头在纪知物留级后与日俱增。
本来她还能做到跟纪知物,井水不犯河水。
纪知物留级后,她的生活完全避不开纪知物这号人。
按理说,留级了是要被人瞧不上的,但……
就算是留级,纪知物也没有被人瞧不起。
她不是没考上高中,她是没考上县中。
王溪是个大喇叭,人也强势,在村里头她说起女儿来,那是千个好万个好。女儿长得好女儿贴心女儿会念书……她女儿就没有哪里是差的。
就是留级这样的败家的事,到了纪知物身上那都是好的。
考不上县中,那也是努力过了。
瞧着细皮嫩肉一姑娘,脸皮是比城墙还要厚的。
-
柳溪沟,纪家老家。
中午午睡醒来,整个世界都是静悄悄的。
喝了口水,纪春从屋子里走出来,整个大堂昏昏暗暗的,高大的门是关着的。
王翠枝去地里干活,纪秋纪冬在学校里念三年级,家里都没人,纪春套了件旧外套,东一块西一块的补丁。
这个家没有什么钱,常吃的是窝头、玉米糊。
因着生病,纪春吃了好几回鸡蛋,这却不是家里的常见货。
纪秋纪冬会馋她碗里的鸡蛋。
明明是陌生人,瞧着他们的眼神,要不是这幅身体需要补补,纪春都想将鸡蛋都夹给他们。一家六口人,一人六分地,全家三亩六分耕地,加上之前的自留地差不多四亩耕地。
不穷很难。
天天吃白面馒头才奇怪。
奇怪是不是去偷鸡摸狗了!
比起圆名校梦,眼下最主要的是吃饱。
纪春背上背篓,拿起镰刀往山上走。去山上碰碰运气,这个季节春笋应该不错,要是有蘑菇之类的更好炖炖野鸡。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大堂的后门连着后院,后院左侧是猪圈,右侧是二叔家的灶房。左侧有几块大石头叠起来的台阶,连着后面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