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黑板的左侧摆着一张画报,上头正是这首颜真卿的《劝学》。
初二甲班的学生早读之前要念一遍这首诗。
汲取勤奋学习的力量。
一个班里有八十二个人,教师的声音要洪亮,后头的学生才能听得清楚。
纵然老师的声音洪亮,依然有昏昏欲睡的学生。
纪冉冉坐在位置上,翻开课本第一页: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习惯性看两言语录,心里有了方向,有了立场。
教育文化是无产的、人民大众。
书桌是木头的,跟小学的时候一样是长条形的,不一样的是,初中的桌子有桌屉装书。书桌上有明显的三八线,不止一个前辈在书桌上留下印记,铅笔划的、指甲划的、尺子划的、小刀划的……三八线十分丰富。
他们都不用画,就有明显的楚河汉界。
在三八线们的拉扯中,可以瞧出前辈们的战况激烈,总有些时候另一方占了上风。
纪冉冉想过会不会有一天,桌子突然一分为二。
在战争中那叫导火索。
在阿拉伯寓言里是最后一根稻草。
在华国文化里是: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这样的念头也就是脑子里一过,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班里男生多,女生少。
不是十年前,现在许多人家都能上得起学。
就算是父母辈没有上学的,也被那些广播和大字报宣传“知识就是力量”,国家大力多次推进“扫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教育得重视教育。
这些年小学的入学率一直不低,初高中的入学率恢复高考后逐年提升。
靠推荐念高中、读大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勤学就能念高中,聪慧就能上大学。
纪向聪打了个哈欠,纪冉冉的读书声在“萎靡不振”的声音里很显耳。
堂妹成绩好,他们两个打小一个班,冉冉的成绩总是比自己好。
次数多了,也习惯了。
“你妹能考一中。”坐着一条长板凳的同桌这样说。
纪向聪又打了个哈欠,他眼皮都要耷拉到一块去,早上走了一小时的路,来学校还早读:“她不去,你去啊。”
“那哪成,能考上二中,我妈都要感谢亲爱的党。”
纪向聪颇不赞同。
“还得感谢可爱的妈。”
早自习结束的铃声一响起,纪向聪就趴在桌子上,趁着几分钟死死睡一觉。
过两节课他们还要晨跑呢,这还不得争分夺秒的睡觉?
下课不睡,上课睡么!
同桌摇摇头。
这位同志没有什么上进心啊。
瞧瞧……
抬头一看,刚刚还板直着腰杆、声音洪亮的纪冉冉同学正趴在桌子上。
“……”
同桌悟了。
堂兄妹,那也是亲的。
倒是有些早自习昏昏欲睡的人,开始交头接耳。
说着周末的见闻。
看过的露天电影。
纪冉冉一闭眼就能睡着,累趴的、困趴的。
天还没亮起来做窝窝、馒头,割了韭菜还卖了韭菜。
熬过半个晨读,一点头就睡着。
耳边的聒噪半分影响不到她。
纪冉冉跟周公下棋,同学惊奇:“她竟然睡着了?见鬼了,刚刚念书的不是她?”
那声音清亮,提神醒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