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三年,冰糖风靡于长安,宫中多制冰糖葫芦,后宫多爱进食。
——《大昌永安三年实录》
冰糖葫芦最开始不是小吃,而是药。开胃的药。南宋光宗皇帝宠爱的黄贵妃面黄肌瘦,不思饮食,从民间找来了这个药方。但当时糖价比盐要贵很多,根本不是平头老百姓消费得起的,所以冰糖葫芦一直只在贵族圈子里传播。
冰糖葫芦传播的关键在于糖。
糖很重要,尤其在营养匮乏的年代。
而今,两位公主将插手其中。
会好些。但她们只是将糖弄得干净些、透明些,并未种植甘蔗和甜菜。
糖还是那些糖,改变不了大局。
但把粗糖弄成蜡黄的晶糖,手段并不复杂,而价值倍增。她们已不是初出茅庐,谋财的本事早已炉火纯青,当然知道该怎么做。
为了糖,两位公主离开北郊。
一直照顾慧云公主的李曼宁却留下来,但她管不住袁天青。
顶多就是放鸽子,打打小报告。
袁天青放飞自我,把能安排的都安排下去。一大早,关少杰把新兵叫起来站军姿,整队列,一直到袁天青起床,才吃早饭。他们的宿舍终于盖好了,收起帐篷,关少杰带他们依序号入住。一个房间八个人,分好后,袁天青教他们整理内务。而后训练行进与立定,他教了他们动作与要求,便让关少杰带着走。围着北郊转悠,半个时辰一圈,上午两圈,下午两圈,下大雪也得走。其余时间整队列和内务。
如此练了五天,袁天青在他们整队列的时候出现,呵呵一笑,众人无不冷颤。
他平时不会这个时候出现,现在过来了,说明大家的苦日子来了。
果然,袁天青说:“叫他们集合。”
队列已是小事,飞速地整理好。
袁天青笑说:“不要紧张,一号二号三号,你们三个一起去宿舍,随机指定十间宿舍。看谁的被子没叠好,以及哪个房间最乱。把号码记下来。给你们半柱香时间。”
三人齐答,“是!”
而后飞速跑过去——只有半柱香,得抓紧。
约么就是半炷香,三人跑回来。
由关少杰汇报,“报告驸马都尉,二五七号,三三零号,七八四号三人床铺散乱,4栋1层2号房卫生未打扫。完毕。”
不过嘛,袁天青笑道:“好。凡是被查到的,都可以走了,412号房的八个人集体走人。我知道,剩下的房间肯定还有脏乱差的,这么随机选十个房间,查到的一定是冰山一角。你们可以继续赌,赌我下次查不到你们。”
一下子弄走十一个倒霉蛋。
重整队伍,更苦的在后面。
“你们三个回队列。”袁天青先对三人吩咐,而后对集体说:“你们走路的姿态,我都看到了,用一个字就可以描述,乱。接下来是淘汰的时刻,你们可能会笑,以为不就是走路吗,怎么可能淘汰?鹅毛大雪你们都闯过去了。但我告诉你们,这两天你们有一百多人会离开这里。”这样的话,足以让人瑟瑟发抖,“一会,我喊一的时候,你们迈左脚,我喊二的时候,你们才迈右脚。我不喊,谁都不续乱动。全体都有,齐步走,一。一,我只喊了一,没喊二,谁乱动的?都站好,要有点纪律,你们的步子应该一样长,手抬得一样高,我从侧面看过去,你们的脚是一条线,手也是一条线。”他纠正一下高度,和步子的幅度,继续喊道,“二,谁又乱了的?谁的手放低了?谁的步子迈大了,迈小了?都站好,不要东倒西歪。一,好,就这么站着。谁先站不住了,谁就可以走人。关少杰,你带着他们练这分解动作。我的要求是:每走一步就要有人淘汰,有人淘汰了,你们才能继续往前走。听明白了吗?”
这就是熬鹰了,熬到有人受不了。
关少杰大喊:“是,明白。”转过身,他对集体说道,“聪明的,现在就走吧,不然一会受了罪,还是要走。”学得还真像!
袁天青呵呵笑,哼着小曲离开。
留下一群身心都在哀嚎的人,昂首挺胸。
回到温暖的房前,李曼宁候在那儿,给他准备好干净、舒服的布鞋换上,他刚坐下去,她又端来茶水,送到他手里。
他说:“曼宁,我不习惯被照顾。”
李曼宁说:“慢慢就习惯了。”
他叹说:“你不是只要告状就好了,何必来这一套。你不舒服,我也不舒服。”
李曼宁笑说:“驸马,能照顾你,是奴婢的荣幸。”
“但我不需要,真的,不需要。”
“那你要习惯需要,大户人家都这样。”
“慧云到底是怎么想的?”
“什么?”她不解,为何问这个。
“什么时候,她会把你叫走?”
“不走了啊。”她说,“公主说,你身边一直没个服侍的人,王福春那个粗汉,浑身都是铜臭味,所以让奴婢跟着驸马。”
“我听说你跟公主既是主仆,也是朋友。”
“不敢当。公主善良,对奴婢有恩。”
“我要说的是,她这么做,究竟打的什么主意?忒奇怪。”
“公主必然不会害驸马,驸马放心就是。”她把袁天青手中的茶杯接过去,提起另一件事,“公主今天来信,说皇太后对您要演的戏很有兴趣。”
“皇太后腿脚不便,看看戏解闷也好。你问问她们,几时能把词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