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普通人,就算是富贵门户也觉得贵。
毕竟像纪彬家里,他一个,引娘一个,差不多就要六十两银子。
如果是人口众多的人家呢?
一家一二十口人,这钱岂不是跟流水一般。
有钱人也会算账的,所以都在琢磨着能不能自己种。
但之前也有人想过,把边域的棉花移植过来,可是技术不够,只能当观赏植物。
今年原本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可是边域的一户人家,却研究出更好的种植技术,甚至去年在鲁府一带已经种成功了。
只是当时知道的人不多,直到汴京这边有人发现,有些棉花不止来自边域,还来自鲁地,自然震惊。
鲁地跟汴京是不远的,那边能种,汴京岂不是也能?
所以这股种棉热潮也来了。
而鲁地那边的农户也放出话,他家可以派人教导贵人们种棉花,只是成不成,那不好说,毕竟南军国这样大,气候土地都不一样,不能保证成功。
他家从边域到鲁地已经十分艰辛,经不起折腾。
这话的意思也很明白,请他们家的人去种棉花,可以,但不保证一定能成,不成别怪我们。
然后就是要给技术钱。
这是肯定,毕竟跟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技术,若是白给大家,那也太亏了吧。
詹明低声道:“这家也是被逼得没办法,种田也是门手艺,可汴京太多门户过去询问,利诱的还好些,威逼的也不少。”
这就是了。
怪不得他家会放出这样的话。
与其被别人威逼问出技术,还不如把银子挣了。
估计这里面的事也有不少。
纪彬在春安城邑伊县待久了,知道的都是谭刺史这样的好官,就连王知县也能为百姓做事。
突然听到威逼百姓的事,这才想起自己是在古代。
古代的权贵是随时要人命的。
那家研究出种植技术的农户,估计也吃了不少苦头。
现在想出让各家用钱去换技术的计策,其实也算可以了。
至少先把钱挣了。
平老板冷笑:“那群人惯会这样做,谁知道做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