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礼节。
又或者,她是担心宫闱森严,吓坏了孩子们。
直到近些年,看淑妃都唤了家中年龄相近的姑娘,时不时陪在五公主身侧,姐姐才松了态度,却也只带过小扶桑进宫,给她瞧瞧她那活泼、俏皮的小儿子。
林婕妤的眸中微微失神,她想起前头几次。
看着孤身一人的姐姐,自己就进宫来了,林婕妤高兴见到亲人,笑着迎上去,却难免追问一句。
“姐姐,怎么没带鸢儿进来?我可听说这孩子的聪慧可人了,偏你藏着掩着不叫我见到你的亲亲女儿!”
“娘娘,鸢儿大了,恐怕冲撞了皇子们呢。”
林婕妤好奇的看她,沉思,自此才了然她的意思,点了点头。
“我说呢,难怪你从来不带孩子们进宫,姐姐,原来你是担心这个。”
林卿妩皱了眉,“贵妃时常唤如花似玉的侄女们进宫,未尝不是存着这个意思呢,太子已大婚,侧妃的位置倒是还余了一位。”
“皇后娘娘的二皇子,四皇子、七皇子。贵妃娘娘的三皇子,都还未订亲、婚配呢。”
“宫里的皇子不少,臣妇是万万不愿意掺和进来的。鸢儿和皇子们的岁数差的不多,被人陷害了,可如何是好?娘娘,并非臣妇不信任您,只是宫中太大了,纵然仔细看着,也难免被那其子小人抓住了机会,女儿家的一生,赌不起啊。”
……
“娘娘,家中学业繁忙,家母只是不想打扰臣女的学业吧。”少女清丽柔和的声音,萦绕在耳畔。
林婕妤回过神来,眼波流转,似烟雨江南,看的人心里舒爽,像三月的雨、五月的风,和煦,恰合时节。
林婕妤褪下手上的玉镯,回头,看向翠绿,“将我剩下的那一只拿来。”
她平素不喜繁重的打扮。
就连玉镯,在殿内也只戴一只,另一只,除非出门,否则是极少戴上的。
接过来,她拿出翠绿手心的另一个玉镯。
转头,看向语儿,将稍新一些的给了她。
她的祖母一心愿她是鸢儿,乘风高升,贵不可言。而她,自和长姐谈完后,就改了口,唤她语儿,虽然不知她日后是怎样的造化。
总有一个人。
是平等的看待她们姐妹的。
“语儿。”她将这个久久的不露于眼前的玉镯拿出,上面的图案,是和另一只镯子相似,又有着差别的图案,风霜雨雪,缥缈清透,惟愿她看遍世事,仍能坚守本心。
林婕妤笑着替她戴上,眼含期许。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姨母愿你,笑迎霜雪,幽谷长风,清纯高洁。”
并非因为这个寓意太艰难险阻,才给了她这个姐姐。
是因为,这一只镯子和她,和宫闱沾染的最少,也算如了长姐的意。
“姜儿。”
林婕妤转眸,不再看江鸢语深思的眸,替姜姜戴上手镯。
同样的,她低着头,这一刻,她不是高高在上的尊者,婕妤娘娘,她的眼里全是一位姨母对内侄女的期许。
“云来常带雨,花润闻暗香。姨母呢,希望你逍遥、姿肆、徜徉、悠哉。”
内敛、谨慎、小心。
某种程度上是不适应和不习惯的表现,她希望姜儿明白,风雨已过,不要再把自己藏起来了,这个孩子淡然的举止她看的明白,就不自觉地生出怜惜、更疼爱些,她不否认,自己更偏爱姜儿。
世人皆怜弱,她何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