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有七八个人,都是男人,花夕拾也在。
他们见到公主,都一起上来行礼。
“公主,今天的文酒会可算得上是双喜临门。”
“什么双喜?”
“其一,公主亲临紫云楼,为这次的文酒会增添了风采。”
公主笑盈盈的说:“拍马屁的话就不用说了,说其二吧。”
“其二,今天的文酒会新来了一个才貌双全的人物。”
“是刚才吹笛子的吧?”
“正是。”花夕拾笑道向身后招手:“薛三郎,别老朝后站呀,快来见过公主。”
一个身材修长,皮肤白皙的男人走上来向公主行礼。
真是姿态优美、风度翩翩。
饶是苏小婉在教坊司见男人无数,也很少见到如此俊美的男人。
关键是这男人看起来还有点害羞,这更是难得。
“薛绍参见公主。”
“免礼。”公主像发现了宝贝一样,毫不掩饰的上上下下打量他。
花夕拾在一旁补充道:“薛先生小字三郎,公主可喊他薛三郎。”
公主的眼一刻也没离开,声音也变得极其温柔。
“薛三郎是何方人士?”
“河东薛氏。”
“原来是世家子弟,难得难得,薛三郎在何处供职?”
“在宁王府里做一个主簿。”
“原来是景瑜的人,我怎么从没见过你?”
薛三郎淡淡一笑“在下位卑,自然不在公主眼里,我可在宁王府见过公主很多次。”
“是吗?呵,呵呵!”公主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七八个人里面,有一些是公主见过的,又一些没见过。
花夕拾分别给她作了介绍。
这些人名头可都不小,大多是长安的名士。
他们要么擅诗,要么擅琴,多少都有一些绝技。
也难怪。
毕竟花夕拾的身份地位在那放着,寻常人也高攀不上他,他更不会放在眼里。
这种文酒会他们经常举办,大多由花夕拾牵头。
公主有时会来参加,看心情。
花夕拾道:“公主,我今天请薛三郎过来,是做‘都知’的。”
一般的文酒会,除了要有丝竹歌舞之外,还要有一个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的人来主持。
这个人就叫“都知”。
“都知”不光容貌举止要压得住阵脚,还要善于周旋,控制整场宴会的气氛。
平康里的富乐院、丽春园、十六楼、勾栏瓦舍,每个地方都有很有名的都知。
这些都知大多能奏乐唱歌,吟诗作画。
他们还熟知古今名人逸事,谈吐风雅多趣,气质又高贵娴雅。
往往一出场就能给人带来满室春风,使每位客人都兴致勃勃。
所以做都知很难。
公主有些惊讶,她盯着薛三郎,却问花夕拾:“他作都知?行吗?”
花夕拾笑道:“公主别看他长的很腼腆,其实骨子里极其奔放,没问题。”
“那就试一下吧。”公主半信半疑。
花夕拾又说:“公主,既然苏姑娘来了,何不让她先与薛三郎同奏一曲,我们欣赏一番。”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