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建新窑,也得有个时间周期。
新窑等慢慢建设。
他就说:
“先动员村里的窑都来烧制,这样大家都能赚到钱,还能解决这1000套陶罐的供应问题。”
“这个方法不错啊,借鸡下蛋。”
巧珍想到了这个词,自己村里的老母鸡有时会跑到别人家的鸡窝里下蛋。
“就是这个意思。”
马栓一听到巧珍的这个比喻很贴切,就夸赞道。
“我这个整天耍笔杆子的还没你说得好。”
“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你说来听听。”
巧珍把头靠近马栓,额前的头发都快要扎到马栓的脸上了。
“好痒痒”
“我就是要你痒痒,快说”
巧珍的头发又贴近了马栓的脸。
两人差一点脸对脸贴上了。
“是这样,我想让你过来到我家,帮我把把技术关。”
“我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
马栓说出了他的想法。
“这个嘛,恐怕我得回家跟我大说一声,毕竟我们还没结婚就过门,我大可是个老古板。”
巧珍一听马栓说了这件事。
其实是满心欢喜的。
能够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一件事。
才是最幸福的。
如果自己能够替马栓分担一部分活。
马栓就能更有时间进行文学创作。
她虽然不太懂文学创作,认为那都是有文化的人干的事。
所以她不想让马栓半途而废。
光顾了烧窑而耽误了创作。
想到这,她怕马栓多想。
就接着说:“我会说服我大,让我去帮你这个忙。”
马栓一听巧珍愿意去他家帮忙。
就说:“每天等你先把家里的活干完了,抽时间到我家里来帮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整天像城里人上班一样的。”
“我能分清的,再说你家的这件事可不是一件小事,既然跟人家酒厂要签合同了,咱们就得把好关,交给人家合格产品。”
“是嘞,是嘞。”
“你们两个娃在说什么嘞,看这么高兴的。”
“快吃粉。”
二姨端上来两碗热腾腾的粉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