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眼满脸笑摸样的巧珍。
这两孩子是怎么了。
以前我记得专门给巧珍做媒人,介绍给马栓。
巧珍都不愿意的。
这,巧珍好像换了一个人。
她看不懂了。
其实她那里知道,这个马栓不是前世的马栓。
而是穿越过来的苏晨,变成了这一世的拥有最强灵感写作系统的马栓。
深得刘巧珍喜欢。
“你们两人都坐着,我来忙。”
从门口走进来的二姨父说。
“马栓卖货也很辛苦的,这还来帮忙卸粉,端碗的,真难为情的。”
马栓和巧珍看店里不忙了。
找了靠拐角的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巧珍,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马栓等巧珍坐下。
“我们家不是烧制雕绘陶罐吗,被临县的酒厂看中了,要拿我们家的陶罐去装他们酒厂的酒。”
“说是明代的古酒配方,就要用我家的陶罐包装,才上档次。”
“明天就去我们家参观产品,签订1000套产品合同。”
马栓兴奋地讲着。
“真的?这得值多少钱啊?”
刘巧珍家一直是做粉生意的,巧珍除了心灵手巧以外,对做生意也非常精通。
这也许是遗传她父亲刘立本的原因。
“我跟酒厂的采购员说,给他们供货价是9块9每只。”
“9块9一只,1000只不就得9900块吗?”
“我的天哪,这卖出去不就是将近万元户了吗?真厉害,马栓!”
巧珍高兴的说道。
“这个采购员还说,这个老酒卖的好的话,以后还要追加订单。”
“这个酒厂的酒,以前我买过送给你大的,酒很好喝的。”
“对的,我大也说酒好喝,以后看起来这1000只陶罐也不够用。”
“马栓,你家的窑炕能烧的过来吗?”
想着这么多产品。
巧珍提醒马栓。
“巧珍,我正想给你说这事呢,现在我们一家的产品肯定不够。”
“我想这样,动员我们全村的窑炕都来生产。”
“按照我的磨具烧制,由我统一标准验收。”
“你看这样可行吧?”
马栓已经想好了。
目前光靠自己一家的窑炕根本烧制不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