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芳呵呵一笑:“做官?”
“若无良樵,宁抱无双之材死于山中。”
真是……狂妄又固执。
姜令华饶有兴致地问:“你不怕我把这些话传出去?”
伏芳耸耸肩:“你不是那样的人。”
两人相视一笑。
聊起来才发现,她们异常投契。
伏芳自以为很多想法不容于世俗,可姜令华没有嘲笑贬低,而是认真倾听。
伏芳讲得酣畅淋漓,临分别时还告诉她,明日要介绍几个人与她认识。
在济民书院停留五日,姜令华最大的收获就是几位新朋友。
他们性格各异,且各有所长,最重要的是,人品都经得起考验。
离开济民书院,他们一路南下。
姜令华没想到的是,在济民书院那段日子,竟是这段旅途中最轻松的时光。
卭京纸醉金迷,高官皇室忙着争权夺利,而南边的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站在一个小镇外,姜令华神色凝重地问。
两人如今的衣着已经低调了很多,走了一路,像是洗去了身上那种华丽而精致的富贵气,唯剩下朴素。
镇子外有些许流民,百姓们脸上算不得苦大仇深,但也没什么喜色。
“百姓不是该有存粮吗?这些流民从哪来的?”
“这个世界上有勤劳的,就有懒惰的,平时不存粮,有一天过一天,遇到灾年就只能去流浪。”
如果地方官处理得好,那这些流民也能安顿下来,出不了大事,但显然,这里的百姓运气不好,遇到的不是什么好官。
这个镇子还不是灾情最严重的地方。
綦州三省,才是真的生灵涂炭。
姜令华捂着鼻子,和平先生站在城外。
他们已经弃了马车,唔,其实是因为一个错眼,马就被灾民给拖出杀了。
等他们发现的时候,骨头都成了渣。
“滚!你们滚!”
女人凄厉的声音传来,姜令华愣了愣,里面冲过去。
只见一个女人抱着个有些痴傻的孩子,跌坐在地,挥舞着一根木棍,声嘶力竭地大喊,努力抵挡靠近她的人。
围着她的几个男人算是灾民之中不那么瘦弱的,但能保持这样的体力和身型,细思也是极恐。
女人状若癫狂,抱着孩子的手却始终没有松开。
那几个男人没有废话,直接出手,抓住女子的头发,将她掼倒在地。
姜令华清楚地看到其中两个人腰间的砍刀。
每逢乱世,粮食耗尽,就有败类会伸手向弱者。
姜令华看不下去,将女子捞到自己身后。
为首的那个男人打量了她一眼,没有轻举妄动:“呵,小姑娘,哥哥劝你一句,别多管闲事。”
“我就管了,你奈我何?”姜令华平静道。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竟然没有跟她动手。
领头那个人一招手,几人干脆利落地撤走。
“就这样?”姜令华本以为他们是穷凶极恶的歹徒,没想到这么容易解决,简直是虎头蛇尾。
“我们看起来到底不像真正的流民,逃荒的人到处都是,大部分都是面黄肌瘦的样儿,他们对谁下手都可以,自然不愿意招惹我们这种不寻常的人。”
姜令华可惜道:“倒是聪明,可惜没有用在正途上。”
像是觉得她装模作样,平先生不屑地瞥了她一眼:“在这种环境里,再聪明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