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似乎对姜令华非常满意,目光殷切地等着她改称呼。
姜令华从善如流,乖乖地叫了一声王姨。
“王姨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王翠花满意了,从袖子里拿出一块牌子,“这张牌子拿着玩儿。”
平先生双眼微睁:“你……”
他心情复杂了看了姜令华一眼又一眼,最后被王翠花平静的目光一扫,瞬间妥协:“算了,你的东西,你决定就是。”
姜令华怕这东西太贵重,摆了摆手,没接。
“给你你就拿着,”王翠花态度强硬,把牌子硬塞给了她,接着笑道,“舟车劳顿,你们先安置下,这段时间,好好玩儿。”
待到离开王翠花的书房,姜令华才问道:“师父,这究竟是什么?”
“济民历代院长都有一张身份牌,而其下有三张副牌,得副牌者,为书院挚友,书院出来的弟子,皆会给其三分面子。”
虽然听起来像是虚头巴脑的玩意儿,实际上,以书院的凝聚力,这张牌子会起到非常意想不到的作用。
姜令华一听便皱起了眉头:“为何会给我?”
这无缘无故的,王翠花以前甚至不认识她,为什么会给她副牌?
平先生没有回答。
实际上,他也不知道。
抱着满腹疑惑,在放好行李之后,他又转道回去,问了王翠花。
王翠花说这是还人情。
但是平先生实在想不通,两人从无交往,王翠花这个人情到底怎么欠下的。
“是柔馨郡主。”
王翠花眼中闪过一丝怅惘。
实际上,济民书院也曾遇见过危机。
那是今上登位后不久,书院几位学子深觉皇帝软弱,他们认为处在那个位置,不作为就是作恶。
初生牛犊的年轻人,本就容易为世事激愤,喝了几杯酒,一时口无遮拦,骂了几句天子。
骂了天子不算什么,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言语中带上了睿王。
睿王是今上的兄长,自小聪颖,文武双全,虽然性子有些极端,容不得忤逆,但确实有本事。
这么一个优秀的孩子,先皇几乎是所有偏爱都给了他。
那时候谁都以为会是睿王继位,许多人都觉得,睿王必能带领鄞朝更上一层楼。
在这种情况下,活在睿王阴影下的今上,最厌恶的就是睿王。
因为常年被忽视,今上性子里藏着一些偏激,所以,这几个学子的话传到他耳朵里后,他立刻下旨,斥责济民书院。
圣旨上的意思大概就是,济民书院为国为民,功绩不菲,可是现在的书院没了当初的风骨,教导出来的学子竟成了搬弄是非的庸碌之辈。
那几个学子,则因为私议皇室,藐视天威,被夺了身上的功名,终生不得入仕。
从人人向往到避之不及,也不过数日。
那一次,济民书院差点毁掉。
前一任院长愧疚难当,留下一封信便离开了书院,而接下这个烂摊子的,正是王翠花。
她做了很多努力,将书院从岌岌可危的境地拉了回来,但是要书院恢复往日荣光,难。
不过,虽然困难,也不是没有法子。
可最重要的是,书院招了天家厌恶。
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