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不禁喊了句:“干杯!”他们的古代生活开始有声有色。
王氏、江老头喝了几杯酒,开始回忆曾经的苦日子。
姜宏远拉着江大柱和赵离喝酒,“以后你们进城跟着我干,怎么样?”
姜宁拉着二宝儿聊天,“二姐,你人找的怎么样了?”
二宝儿拍着胸脯自信道:“我办事,你放心,早早就完成了任务,只等你回来了。”
她能出去做生意,兴奋了一个多月,不过她又有些忧心。
二宝儿拉着姜宁压低声音道:“三宝儿,百草和妞妞能一块去吗?
我日日带着妞妞,要是分开还怪不习惯的。”
姜宁点头,冲着二宝儿眨眼,“放心吧,一块去!”
韩百草的手艺,留在家中屈才了,以后应该给他弄个医馆才好。
不然,她都怕未来舅母瞧不上百草。
江燕开口道:“过了年,我们全家都进城,家里两个铺子呢,正缺人手。”
一家子就要成为城里人了,一个个喜气洋洋,一个小年,过得比新年还热闹。
只王氏愁眉紧锁,“都进城,以后庄稼怎么办?我和你爹留下来种田,你们进城就好。”
他们一把年纪了,不好那份热闹,让孩子们去吧。
江燕拍脑袋,险些忘了,他们空间里有菜,但大家不知道啊,以为卖的都是庄稼地里种的呢。
的确需要种庄稼来掩饰空间的蔬菜。
江大柱本来答应跟着姜宏远干,一听这话,酒也醒了,赶忙道:“娘,我和翠花大宝儿留下来。”
翠花有些不情愿,埋怨当家的傻,开铺子多挣银钱啊,又能见世面。
王氏瞥了儿媳一眼道:“也好,你们就留下来,咱们一家子不能都当商户,老大一家种田就还是农户。
咱家生活好了,我想着让大宝儿去学堂读书,以后光宗耀祖。未来你们两房相互扶持,一个当靠山,一个挣银钱。”
翠花面上一喜,连忙答应着:“嗳,谢谢娘。”
大宝儿满脸苦涩,呜呜,他不想读书,他想跟着姑姑练武,想跟着大家做生意。
宝宝心里苦啊,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这事就这么定了。
过了小年,姜宁三口在村里招工选人。
选谁都得培训上岗,村民们淳朴,自己村子的,至少比不熟识的外人放心些。
二宝儿选了不少好姐妹,都是活泼开朗的姑娘家,也有几个是家里太困难,听说她们这招人,求过来的。
姜宁挑选了几个活泼开朗的姑娘做后厨,性格好,说明家庭和谐,没那些烂谷子事,不容易给点诱惑就泄漏她们方子。
她可不想辛辛苦苦培养的大厨被别的酒楼挖走。
“你们几个先留下来,我教你们做菜。”
其他姑娘以为自己没选上,都快哭了,家里还等着她做工挣银钱给哥哥娶媳妇呢。
姜宁赶紧解释:“你们是做别的工作的,过几日才是你们的培训,放心吧,你们都能来铺子做工。”
姜宁带着小姐妹们进了厨房,往锅里倒了足够的油。
姑娘们目瞪口呆,江家真富啊,练个手用的油都赶上她们家几个月的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