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等下吕婆婆来开脸,小妹什么瞌睡都能醒了,再说小妹不是还有盖头吗?又没有人会注意我这个无关之人。”
王巧有些无奈,她娘什么都好,就是容易着急,有个什么大事,紧张个不行,大惊小怪的。
“那也不行,成亲的日子,哪有新娘子打瞌睡的,要是到了杨家,被新姑爷看到多不好!”
王母还是不认同,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怎么这么心大。
“娘,就在村里呢,又不远,就是从这个屋子到那个屋子的事情……”
“闭嘴,你个小姑娘家家知道什么!这当人家媳妇,和在家当姑娘是一回事吗?别听你姐姐胡咧咧!”
王巧嫁去的那家人父母都没了,只有兄长一家,大哥大嫂一般也不会管他们两口子怎么过日子。
现在又还没有孩子,上无公婆需要伺候,下无孩子需要照料。
女婿又是个疼媳妇的,家里的事情都是王巧做主,和没出嫁也没什么区别了,甚至比出嫁前更自由些。
但是王妙就不同了,杨家一大家子人呢,上面有两重婆婆,嫁过去又是长嫂,那能一样吗?
“好啦!娘,我知道啦!客人来了,快去招待客人吧。”
王妙半哄着,半推着着她娘出去了,要是让王母尽情发挥,她能一直讲到晚上。
“嘿!你这丫头,还不耐烦我了,以后想听你老娘唠叨都没有机会了。”
“哪能啊!我经常回来让您唠叨!”
“哼…”
这会亲近的客人已经陆陆续续的来了,王母也就半推半就的出去了。
“哈~”
“好困啊!我们昨晚上应该早点睡的。”
王妙又打了一个哈欠,拍拍嘴巴对她姐说道,虽然在王母面前嘴硬,但到底还是后悔昨天晚睡了。
到时候,不会刚拜完堂,就在新房里睡着了吧,那可真就闹笑话了。
“谁让你昨晚上一脸兴奋睡不着,一直拉着我讲这讲那的,现在后悔?晚了!”
王巧说着又躺回床上,望着床顶,继续和妹妹聊天。
“那杨家小子我也见过好几回了,长得人模人样的,也让你姐夫打听了一下,没听说有什么不好。
杨家虽然人多,但是听说都是好相处的,娘肯定都打听好了,才让你嫁过去的,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安安心心嫁人吧!”
“这些我都明白,娘他们肯定不会害我的,就是突然从姑娘变成人家媳妇了,有些惆怅。”
“你这还惆怅啥,有啥好惆怅的,杨家的条件谁不知道啊,就算不是最好的,那也是村里排得上号的。
你嫁的又是长孙,说不得以后就是村长媳妇呢,要是嫁给吃不上饭的人家。
或者嫁给半截身子都进了棺材的老头子,那才惆怅呢,你就知足吧!”
“好啦,我知道这是一门好亲事行了吧,爹娘也是为我好。”
“知道就行!”
虽然说现在女孩子金贵,但是杨家也不是村里没名没姓的。
杨家的几个孩子的婚事,就算不是第一梯队,那也绝对能够得上第二梯队。
很多人觉得村里的第一梯队是纪家的孩子,认为纪家有钱,女儿嫁过去能过上好日子,说不定还能补贴娘家。
但是在一些有远见的老人看来,还是杨家更好。
纪家虽然有钱,但是天灾过去这么久了,纪家人又不事生产,做吃山空,迟早有一天会把家底挥霍完的。
没看到纪家现在的日子也不如从前了吗?奴仆都遣散得差不多了,主子都穿上了粗布衣裳。
虽然还是比村里普通人家好多了,但是他们以前可都是穿绫罗绸缎的呀。
纪家对待村里人也没有以前大方了,一个红薯都不舍得,这一切都说明,纪家的家底没有以前厚了。
但是杨家就不一样了,杨家有权,村长都是杨家世袭的,特别是现在与世隔绝,官府也没用了,村长的权利就更大了。
特别是村长还有个好女婿,就宋河那力气,谁敢惹啊!更别说宋河还有那一帮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