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家几个孩子的状态也能看得出杨家的日子很好过,笑话,要是吃不饱,能把杨家那几个孩子养得那么好?
一个个身材高大,结实硬朗,精神状态都和别家的孩子不一样,一看就是不缺吃的。
现在择婿范围有限,疼女儿的人家谁不想把女儿嫁在村里?
所以杨家几个孩子的婚事还真是香饽饽,这里的香饽饽还包括杨珊家的两个孩子。
谁不知道杨珊两口子以前发过财,肯定藏了很多东西,嫁过去就是享福了。
就算没有藏东西,这次村里分东西,也没有几家能像杨珊两口子分那么多好吗?
谁让人家能力强,做的贡献多呢,比不得!比不得!
所以说,就算现在姑娘金贵,多少人娶不着媳妇,但是有些人还真不用担心。
王家把王妙嫁给永年,也是有这样的考虑在。
有了杨家这个得力的亲家,看谁还敢欺负王家人是外来户,人口少啊!
都不用杨家做什么,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日后要是大家的日子过不下去了,看王家人少,想要动王家,也得先掂量掂量。
当然,就在一个村子里,王家也不敢打着杨家的名义做什么。
姐妹俩没聊多久,王母就引着吕婆婆来给王妙开脸了。
吕婆婆家庭幸福,儿女孝顺,是村里有名的全福人,还有一手开脸的手艺,村里的姑娘出嫁,多是找她来开脸。
当然,也不让她白跑一趟。
以前,日子过得好的人家会给吕婆婆一些铜钱,没钱的人家也会给几个自己家老母鸡下的蛋,作为谢礼,所以吕婆婆还是很乐意干这个活的。
现在的条件肯定不能和过去比,但是两斤野菜是少不了的,别看只是两斤野菜,也要花好半天时间才能挖到。
现在天气冷,和过去不能比,野菜也没有以前多。运气不好的时候,一天都不一定能挖到两斤野菜,所以吕婆婆还是很知足的。
笑呵呵的过来给王妙开脸,还会说一些吉祥话。
这边王妙刚装扮好,没多久,杨家的迎亲队伍就来了。
杨家就在村子里,来得早,大家王家这边也是有预料到的,虽然有些忙乱,但还算有条不紊。
红白喜事,现在的宴席就是吃个热闹,谁也不会对饭菜有什么太高的要求。
但是也不能太糊弄,就拿白开水给大家对付一顿,毕竟大家都交礼了。
虽然这“礼”也很随意就是了,可以是新鲜的野菜,也可以是晒干的野菜,或者几根柴火。
大家也不要求吃回本,只要别太亏了,就不会有意见。
就算有些人家不办酒席,大家也是理解的,但是相应的,大家也不会随礼了,你家都不供饭,谁给你随礼啊!
你办了酒席,我来不来吃是另外一回事。
王家今天的酒席有两个菜,一个炒新鲜野菜,一个干野菜汤,汤里偶尔还能见到几片红薯,也算大方了。
以前村里迎亲,多是去租借牛车或者驴车,马车不太敢想,多是富贵人家才有,穷苦人家养个牛或者驴就不错了。
牛和驴比马便宜,还能干活,是大家的第一选择。
但是现在村里已经找不出一头牛来了,早就杀了吃肉了,谁家还有东西去养这些大的牲口。
所以今天杨家来接亲,只带了人拉的板车来,为了防滑,还在轮子上捆了不少稻草搓成的绳子。
伴郎有永林、永斌、文浩、文谦四个人,这会空板车是让四个伴郎轮流推着的。
新郎怎么能干这样的粗活呢,所以等会回来的时候,也是他们把新娘拉回来的。
新郎只需要走在车边,陪着新娘说说话的就好了。
还好新郎不用坐板车回来!就大哥/表哥那个身板,他们一路拉回来,得累死。这是四个伴郎共同的心声
永年今天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圆领长棉袍,束发,虽然一双大棉鞋有些不太搭,但是并不影响新郎的帅气。
今天因为高兴,笑容满面的,小伙子看着特别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