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出去?”他问。
燕渺道:“花惜情和苏期去过的那个地下石室,我想去看看。”
“我跟你一起去。”舒倦道。
燕渺笑了一下,道:“行。”
循着记忆中的路线和景象,燕渺来到花惜情走过那片小花园,小花园位置偏僻,入夜之后更是人迹罕至,除了偶尔一声虫鸣,再无其他声响。燕渺走到一根石柱前,转动上面的白玉麒麟头,听得轻微的咯噔一声。脚下石板一松,失重感骤然传来,燕渺本能地抓紧了旁边舒倦的衣襟,两人同时快速向下落去。
舒倦单手环住她,放出剑气缓冲二人下落的速度。
冷香在侧,如松如雪,燕渺看着近在咫尺的雪色衣襟,不知为何忽然觉得面颊微热,她松开抓着舒倦衣襟的手,挪开视线。
落地后,燕渺立刻走开两步,离开舒倦的怀抱,取出火折子,将石室内的油灯一一点亮。石室四周分布着四条通道,与花惜情回忆中的画面吻合。
然而,细看之下,燕渺发现了区别,石室内有法阵痕迹,用朱砂绘制的法阵,在深色的地面上很不显眼。在花惜情的记忆中,地上是没有这样的法阵的,不知是原本就没有,还是花惜情当时没注意。可是一想到与花惜情一起进来的是苏期,燕渺推测这些法阵原本是没有的,苏氏善阵,苏期更是阵法奇才,如果石室里面有法阵,他不可能一点都察觉不到。
燕渺举着一盏油灯,蹲身仔细端详地上的阵法纹路。自从“流霜”折断之后,她就再也没有用过剑,倒不是刻意回避剑术,只是没有合手的剑,这期间她研究起了法修之道,如今也算得上半个法修,对阵法颇有心得。
燕渺越看越惊讶,惊讶之余,潜意识里似乎又有几分意料之中的心情。这个阵法本质上是一个炼化阵,但是经过诸多修改,与普通炼化阵大不相同,乾坤相合,离坎相得,生门与死门齐开,燕渺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布阵手法。
燕渺站起身,看向四周漆黑的通道,随意选了一条,举着油灯走了进去。花惜情见过的石室,四条通道的尽头分别是药室、尸坑、有血迹的空石室、囚牢。
燕渺从四条通道一一走过。
第一条通道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深坑,深坑里堆满了流光溢彩的灵石,燕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灵石。
“你们这些名门世家都这么有钱吗?”燕渺感叹着问舒倦。
舒倦稍稍想了一下,认真作答:“其他世家我不太了解,舒家库房里应该是有这么多灵石的,但不会放在坑里。”
燕渺含泪感叹人间参差,有些人一出生就拥有了她一辈子都赚不到的灵石。
然而,这满坑的灵石却掩盖不住坑底传出的腐臭腥味,那种虚无缥缈却无孔不入的气味一直萦绕在鼻间,燕渺用脚踢开深坑边缘的几块灵石,露出的坑壁上挂着一抹浓重的暗红色,是血液干涸的痕迹。不难联想,这个坑应该就是当年花惜情见到的那个堆满尸体的巨坑。
第二条通道的尽头是一间药室,里面摆着许多木架子,木架上放着各种各样的药材,药材上落了一层灰,显然很久没有人翻动过它们。
第三条通道尽头的石室里面摆了一张桌案,周围靠墙摆放着几个书架,书架上陈列着不少书籍,大部分书页泛黄,一看便是古旧之物,有些甚至还是竹简所书,年代久远。
燕渺走到桌案前,桌面上干净无尘,显然是有人到这里来。她放下油灯,拿起桌案上的一本书籍,这是唯一一本放在桌案上的书籍,而且书页的边角一看便是被翻阅过许多次的。
书籍封面上没有任何题字,燕渺翻开,一张纸从夹页间掉落。燕渺捡起,粗略扫了一眼,发现是一封书信,信是写给“顾兄”的,大意是写信人讲自己在方外的奇遇,说自己遇到了仙人点拨,修为日益精进,相信不久有望大道得成,落款处写着“舒映星”三个字。
“舒映星”这个名字道盟之中岂会有人不知,舒氏先祖舒映星得仙人点拨,大道得成,羽化飞升,这是人人都知的一桩美谈,而这封信似乎也印证了这桩美谈的真实性。
燕渺继续翻阅书籍,发现这并不是一本书籍,而是一份手记,字迹与那封书信一模一样,应该也是出自舒映星之手。
舒映星详细记录了自己在方外的见闻,看着看着,燕渺发现,舒映星笔下的方外之地不正是如今的小六界?常年烟雾缭绕、栽满了桃李梨杏的仙岛不就是潮生岛?浮光掠影、金光流彩的城池不就是浮光城?琼楼玉宇、飞山流水的宫殿不就是逆神宫?
仙人神识通心,无需口传,自可意会,这不就是潮生岛的传心印?仙人抚顶,受者无恙,命与仙同,这不就是浮光城的共生咒?仙人凌虚御风,瞬息可至千里,这不就是逆神宫的鬼息步?
手记的后面,舒映星写道:“谨以此赠顾兄,盼来日相会九霄”。看来舒氏先祖飞升前将这本手记赠与了顾氏先祖,希望顾氏先祖可以寻得相同的际遇,日后九重云霄再度相逢。
燕渺以为手记的内容到此为止,不想她翻开一页,却看见后面还有内容,笔迹完全不同,应该是出自另一个人的手笔,细读之下,燕渺发现后面的内容是顾氏先祖留下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