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大地,八景镇这样的小镇显然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机遇需要自己来发掘。
与别的店铺相比,照相馆则显得时髦几分,时不时有一两个年轻男女进出。
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倒是比镇上大多数人都用心几分,正是青春年少时。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卫生院,顶上是一个大大的医院标识,白色院墙上红色油漆写着为人民服务,老式联排的木门刷着这年代流行的天蓝色油漆。
外面围了不少人,里面有人又哭又喊,外面有人议论纷纷,将卫生所的大门都堵上了。
好一会儿她才听明白,有个小朋友吃东西噎住了,里面的医生护士也没办法。
“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孙子!”
里面被围着的黄医生也没办法,“我,我是真的没办法,你快点把孩子送县医院去吧。”
“都这样了,等送到县医院,只怕人都没了,你们不能见死不救啊!”
镇上还没有谁有私家车,路上能见到的车基本都是公家的,没有特殊关系根本就借不到,哪怕有自行车,真要送孩子去城里只怕是拖不了那么长时间。
林静表示很苦恼,这样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黄医生能给自己换药。
算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说不定能改变炮灰命运。
“哇……”孩子大哭的声音终于将大伙的注意力给拉拢了过去。
“吐出来了,小康他吐出来了!”一个满脸都是汗水和泪水的大婶惊喜的大叫,“妈,小康他没事了。”
里面叫得歇斯底里的人挤了出来,“没事了?”
大婶抱着哇哇大哭的孩子激动得又笑又泣,“那颗糖吐出来了,没事了。”
看着地上裹了一层灰的水果糖早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小男孩就只是哇哇的大哭,也不知道是吓坏了,还是可惜那颗糖,精气神倒不像是刚才垂死的模样。
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双手合十,小腿打颤,一个劲的念叨:“老天保佑,没事了,我的乖孙子没事了。”
“是这个小姑娘帮小康把糖吐出来的。”大婶抹了抹脸上的水珠,指着林静道。
刚才孩子突然被抱走的时候她还吓了一大跳,哪里来的疯丫头,这可是她三叔家的宝贝疙瘩,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全家只怕都不会好过。
没想到小姑娘头上绑着纱布,眼神楞是凛冽得让她好一会儿不敢吭声。
就那样双手从后面环在小康的肚子处,三下两除二的动作,医生都说要转院才有救的事情就解决了。
老太太看着林静想要表达自己炙热的感激之情。
感激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认出人家是才被自己怼了的房客亲属。
想到兜里的一块钱,小眼睛眯得跟眼角的皱纹成了一条线。
林静也认出了房东老太太,心里好想骂一句:报应!
见死不救那是不可能的,但能让她急得上蹿下跳也能让林静心里舒坦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