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国华看过种子后,看周暨明的目光简直就是在看自家子侄。
把现在季节不合适的种子妥善保管起来后,能育苗的种子向国华都带走去交给有经验的社员育苗。
周乔也没在知青点多呆,她急着去收她的菌子。
“走,我领你去大队部,你这些种子,是要钱,还是折算成周乔的工分。”姜黎领着周暨明往外走。
周暨明一愣,这些种子不是换工农兵名额或者回城指标吗?
姜黎走了几步,见周暨明没跟上来,回来一看,就看到他满脸怀疑,姜黎都有些无奈了。
“放心吧,收费的贡献也是贡献,该收的钱你得收。”跟这种一肚子弯肠子的人打交道,就是麻烦。
什么事都绕着弯地往坏的地方想,总觉得别人跟他一样,事事设坑。
姜黎把话摊开了讲,“我们生产队现在经济条件是挺差的,你要是要种子钱呢,我可能还得给你打一半借条,我个人是比较希望你折算成周乔的工分。”
事实就是生产队缺良种,周暨明有门路解决,就是帮了大忙。
“给乔乔折工分,折一半就行。”周暨明迅速理解姜黎的意思,也很快做出了决定,不过他并没有对自己的多思感到任何羞愧。
谨慎无大错。
全折也不行,他怕姜黎到时候一句银货两讫就不认账了。
姜黎无所谓地点头,反正到时候写明白,周暨明自己签字按押就行,她尊重他的选择。
到大队部把人交给大队会计,姜黎就直接上了队部等着的拖拉机,往市里去。
到蔬菜公司的时候比平时晚了半个多小时,杨树乡本来因为她们不守时有些不大高兴,但听到姜黎说是忙菜种的事,那点不高兴也没了。
“下次忙不过来,让你们队上的人代一两回也行,我这里不影响。”杨树乡对姜黎还是很满意的。
从她开始往公司送菜起,送来的菜次次特等,没让他操过关点心。
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也更愿意给姜黎开绿灯。
“行。”姜黎边上车边回答,“不过我尽量还是亲自过来。”
杨树乡欣慰地点点头,想到什么,忙从口袋里掏出张国营饭店的票来,“顺风饭店的重阳糕和螃蟹,带回去给家里人尝个鲜。”
平时姜黎总会给杨树乡捎点鲜嫩的时令小菜,自留地种的,不上市供应的那种。
人情嘛,常来常往,杨树乡手里有多余的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姜黎。
顺风饭店是实打实的百年老店,以前店里的东西,那可只有达官贵人才吃得上,老百姓只能闻着店外头的香味。
公私合营后就不一样了,大师傅还在,手艺也传承了下来,平时偶尔能买到,节日供应需求大的时候,许多单位都有福利,大家都能尝到。
姜黎声音清脆地道了声谢,送完菜后,独自去了顺风饭店。
饭店门口已经有人排队在买重阳糕和螃蟹了,姜黎老老实实排在末尾,耐心地等着。
大家都有序排队的情况下,速度还是很快的。
姜黎排队的时候没伴闲得慌,没事就左看看右看看,看到周文武和张峰站在一起时,姜黎还以为自己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