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暨明在向家住了下来,就住在姜黎隔壁,以前姜槐序的房间。
好在他这人有点洁癖,但也确实勤快,早上姜黎起来,人就已经把自己屋子收拾干净,衣服洗好晾上,顺道把院子也扫干净了。
要不是实在不会用土灶,姜黎怀疑他会直接把饭菜做好。
周暨明看见姜黎,其实也想跟他说声谢谢,昨天吃饭,姜黎特意给他拿了碟子和公筷。
其实吃饭这个问题,从小在家里的干预下,饭桌上只要不是太过分的卫生习惯,他都能接受。
姜黎他们家的人从上到下,吃饭时都没有什么让人难以忍耐的坏习惯,周暨明接受良好。
但姜黎能注意到这些,他还是很感谢的。
顺便周暨明还想跟姜黎谈一谈,他妹妹记大功的事儿,如果够不上奖励标准,他们家可以继续弄书,继续为生产队做贡献的嘛。
何况还有菜种。
“有菜种啊,好谈。”姜黎总算是知道周乔怎么养成那样娇气的性格了,是因为有疼她宠她的家人,这是她的运气。
说实话,这样挺招人恨的,周乔之前的“好朋友”估计就嫉妒得不轻。
早饭过后,向国华让姜黎先和周暨明去知青点看菜种,他去地里看看情况,随后就到。
现在只能看种子品相,别的什么都看不出来,但就是想去看看。
蔬菜公司提供的种子,都是常规种子,再加上队上平时大家常吃的蔬菜,自己留种的。
姜黎一直想搞多样化种植,提高那个什么竞争力,但一直苦于市里购买不到好的,合适的种子。
写信去外省和种子公司和蔬菜相关单位,回音倒是有不少,也有提供菜种名目的,但生产队现在还是不那么富裕,钱都投入到基础建设上面去了,没多余的钱买种子。
“周乔以前学习怎么样?”去的路上,姜黎问周暨明。
周暨明这么大费周章,要的奖励肯定不止是一个茶缸子,一张奖状的事儿,能值得他这么辛苦跑一趟的,只能是工农兵推荐入学的名额。
也亏得周家人细心。
周乔一写信回去说生产队搞蔬菜种植,缺技术缺科学指导,说要家里弄些书来,周家人立马就察觉到里头的机会。
跟聪明人讲话,就是省事,“家里长辈抓得紧,乔乔底子不错。”
既然底子不错的话,姜黎心里就有数了,犹豫了几秒,姜黎郑重开口,“那我建议你等两年。”
工农兵大学生其实不错,毕业一样分配到单位当了干部。
有能力抓紧机会提升自己的人,后面一步步就算走得艰难一些,也能走上高位。
但这里头还有个机遇问题,有能力没机遇呢?
再过个十几年,国家对工农兵大学生学历认定,只是专科,选拔干部时,很多地方还有限制提用的规定。
许多工农兵学员,心里也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周乔既然底子不错,完全可以通过复习,后年参加高考。
“是筹码不够?”周暨明皱眉,再等两年,得等到什么时候去?早点上学早点回家才是正事。
姜黎摇头,“当然不是,我是为了周乔好,如果你觉得两年太久,只要你们那边有地方接收,大队公社这边,马上能批周乔的返城申请。”
说完,姜黎就大步走到了前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