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结束,小青陪着孙思邈,带着孩子回到了国侯府。
两个小家伙好像不太高兴。
吴正义问他们:“怎么了,是宴会的饭菜不好吃还是歌舞不好看?”
吴忧揣着手把头偏到一旁,显然肚子里的气不小。
吴宣鼓着腮帮子,气呼呼道:“吃饭的时候,有个熊孩子非得要抢我的菜,姐姐就揍了他一顿,然后阿娘就数落了姐姐,姐姐不高兴,我也不高兴,明明是那个熊孩子的错,阿娘为什么要骂我们?”
吴正义一听是小孩子打闹,也没放在心上,安慰了两个小家伙一番就准备去休息了。
这时,护卫来报,说是方德来请孙思邈了。
孙思邈在长安,长住国侯府。
吴正义心里一惊,问道:“宫里出了什么事?”
他担心舅舅出问题,有些焦急。
护卫道:“方力士说是方才宴会后,陛下和几个国公王爷在御花园又摆了酒,江夏王与鄂国公争夺位置,鄂国公失手打中了江夏王的眼睛,情况有些严重,御医们束手无策,便来请孙神医。”
“这么严重吗?”
“听方力士说,江夏王的眼睛都出血了。”
“嗯,你去吧,让照邻也跟着,记得让他带上眼压仪。”
“是,小人这就去。”
护卫离开,小青出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事,是李成范被尉迟敬德给揍了,命中注定的事,别去管他们,我们早点休息,明天我要早起去送文纪先生离京。”
国侯府一夜无话,大明宫御花园里是鸡飞狗跳,折腾到后半夜才结束。
第二天一早,吴正义便出门。
他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到东宫馆阁。
李世民夫妻和李承乾小两口也在,他们都是来给李纲送行的。
李纲拜谢了皇帝皇后,又对太子和太子妃嘱咐了几句话,便在孙子的搀扶下上了汽车。
吴正义换下司机,亲自开车送老人家出城。
如今的关中,多条水泥路和数不清的桥梁让灞桥折柳成为了旧日的景象,穿过山地丘陵的道路、隧道沟通着山南水北,李纲的家乡在观州,长安城外有直通河北道的大路,不过吴正义还是将车开到了灞水边上。
他爬上树,折下几支柳条,编成一个花环戴在了老人家的脖子上。
李纲摩挲着胸前的柳条,叹道:“今日离开这灞桥,怕是今生再无寻柳灞桥的伤春悲秋了。”
吴正义取出一个银质的酒壶,放到老人家手里,说道:“您老说的在理,秋天过后即是冬季的萧瑟,但我听闻西边有个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想大抵诗人都是感性之人,不过我却是欣赏他的这句话,人总要有些盼头不是?”
“你越来越通透了。”李纲笑道:“送老夫一首诗如何?”
吴正义想了想,朗声道: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凡俗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李纲摇首而赞:“果然是我大唐诗坛的一朵奇葩,老夫佩服。”
“文纪先生缪赞了,小子可是当不起。”
“吴侯,你至今还未加冠吧?”
“本来舅舅是想三月的时候给我加冠,没想到老人们接连离开,也就耽搁下来了。”
“那老夫托大,给你取个字如何?”
“先生这话折煞小子了,能得先生赐字,是小子的荣幸。”
吴正义整理仪容,向李纲恭敬一礼:“请先生为晚辈赐字!”
李纲轻抚白须,稍作沉吟,说道:“你生而知之,年少多智,开宗立派,为当代师表,正合圣人传道授业之意,然你之雄心亘古唯有,亦有武曲之像,文能立千秋之基,武有灭国之功,如谪仙降世,不沾红尘浊气,今后老夫便称你作峥尘。望你能一如既往,踏平世间峥嵘仍不染凡尘。”
吴正义跪拜而下:“峥尘谢长者赐字,恭送先生荣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