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京城,朝阳初升。
当天边的第一缕阳光洒落人间之时,许多勤劳的小贩已经摆好摊子,坐在街边以朦胧的目光四处张望,懒散打盹儿,俨然是一副还没睡醒的模样。
天气清爽,凉风习习。
一片片泛黄落叶洒满街道,映入眼帘。
这时,人们才猛然发觉,原来已然入秋。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城东边,一处不起眼的小院里。
柳凝儿换上一袭云烟长纱,腰缠玉带,端庄秀美。
她起的很早,贴切的说她一夜没睡,眼圈微微泛红,睫毛泛着淡淡水雾,看来是哭了许久。
三年前,在凉爽秋风的吹拂下,柳凝儿送走了李三思,定下了三年之约。
三年后的今日,同样在凉爽秋风的吹拂下,李三思如约而至。
还未待柳凝儿欣喜,李三思便说出了一个消息。
他要死了,贴切的说他要消散了。
李三思以不惑之力与踏足天顺巅峰的半夏竭力一战,看着似乎是两败俱伤,实际上半夏只不过是身受重伤,而李三思却是经脉尽毁、真灵溃散。
人的三魂七魄,皆由真灵印记凝聚而出。
按理说,武者的真灵一旦溃散,三魂七魄皆会如炊烟般袅袅飘散,正如陈富贵与王大爷一般,化作点点荧光散于天地,永无来生。
不同的是,李三思为人间重续儒家修行之路,身上有千年儒家气运加身,勉强能凝聚肉身不散,虽然只能短暂的延续寿命,但总归是能去到万京城,见柳凝儿最后一面,好好告别。
我们好像每天都在告别,每天好像都在说再见。
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哪一次说出口的‘再见’,会成为‘再也不见’,这可真是一件令人遗憾与感伤的事情。
幸运的是,李三思知道,这一次他与柳凝儿说的再见,是再也不见。
他很内疚,内疚让柳凝儿等了他三年,他也很懊悔,懊悔三年前将柳凝儿抢出凤栖楼。
有情人终成眷属,这话应该是不对的。
在这座身不由心的江湖里,有情人终归陌路,才是对的。
如果两个人的结局,注定是有缘无分的话,还不如从来都没有遇见。
有些人啊,单是遇见,便是错了。
李三思敛袖抬眉,目光有些疲惫,看了眼跃然天际的微亮朝阳,轻轻摇了摇头。
今天,可真不是个好日子。
“你为人间,我不怪你。”
柳凝儿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将不大的桌案摆的满满当当。
她说话的时候,尽量埋下头,不去看李三思憔悴苍白的面色。
李三思拿起碗筷,夹了些小菜送入嘴里,称赞道:“好手艺。”
这还是他第一次品鉴柳凝儿的厨艺,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柳凝儿没有动筷,忽然问道:“这三年来,你为何从不来信?”
这件事情,她曾经托付宁不凡去问一问缘由。
宁不凡在过路秦岭之时,去问过李三思。
但李三思没有回话,于是这事儿便不了了之。
“我与宁兄有约,三年之内不得回返万京,你知道的,我在读书,读书就是读书,如何能够分心?再者”
李三思停下碗筷,望向柳凝儿的眸子,轻声道:
“世间文字八万个,却写不尽我的婉约相思,白纸可落千百字,却装不下我的绵绵情意。”
这解释,怎么说呢着实有些肉麻,也有些好笑了,实在不像是一个命不久矣的读书人,能说出来的话。
事实上,这话也确实不是李三思自个儿想出来的。
几个月前,宁不凡将柳凝儿的心思说与李三思听时,李三思便一直在心里琢磨,倘若见了柳凝儿,该如何回答这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于是,他请教了赵政。
赵政也是皱眉苦思许多日,才想出了这么段肉麻的情话。
柔情女子嘛,最是喜听情话,越是肉麻,越是能让她们欣喜雀跃。
其实
在两人分别的这些年月,几乎每个夜晚,柳凝儿都要坐在院子里看着绵柔月光,而每当这个时候,在清风寨埋头苦读的李三思,总是会放下手中书卷,借着洒向人间的月光,静静看着柳凝儿。
或许,对于柳凝儿来说,是长达三年不见。
但对于李三思而言,他每一日都能看到柳凝儿,既然如此,又何须去信?
李三思无法笃定,自己究竟何时才能真正读完三卷天书,若是妄自去信,或许只会让柳凝儿心中更为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