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酸土风波(十,四)
这个电话终究是打了,谁打的?那一方打的?那个人打的?已经无从知晓,知晓的是这个电话打通后,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很快的来到现场。
起初,句步德夫妇并没答应进行理赔,终究他们只是个代理商。
还是消协的人有办法,他们抱着三不吃亏的原则:不能让消费者吃亏;不能让代理商吃亏;不能让厂家吃亏。经过联系,跟厂家通了话。
结果一样,厂家是不承认。无论消协的人员这样进行调解全是无用的。说来也巧,厂家的技术人员下来调查反馈信息,赶上了此事,厂家人员也实在,原原本本的通过电话进行了汇报。
事情有眉目了,应该解决了。下一步就是进行协商佩服的问题。受害人派出了代表,一村一个,一统计竟有八十四个人之多。屋里地方小,只能允许少数人进入,只得一镇一个代表,经统计共九人。
在协商中,受害的农民要求赔付全部损失,这个要求似乎太高,代理商不同意,厂家也不同意。双方只得再次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进行协商。
中国的农民是不怕困难的,主意总是有的,办法终究是人想出来的。时临中午,一个农民代表大声的对代理商说:“每公顷赔付一万元,你们如果不同意,后果你们自负。”说完后气冲冲的离开了调解现场。
这已经是最后的底线,连消协的人们也无法在进行调停了。句步德夫妇和消协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和厂家说明了此事的结果。回避在此时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厂家被迫就范了。
厂家也没有多少流动资金,分别用三次汇款汇去了七百多万元人民币。但厂家在汇款时对句步德夫妇说:“一律来领赔偿款的,以发票为证。先赔付每公顷的50,后50经过鉴定后赔付。”
于是农民们回去取发票,便出现了曹冲找发票的情景。
这一切自然也没有逃过女记者的视线,进行了比较客观的采访。
当孙爱权、郝实回到地方时,第三次的钱也分的差不多了。
幸运的是,孙爱权、郝实和健伟都领到了自己的50;不幸的是轮到广悦时,已经几乎没有钱进行赔付,广悦只领到50的50。
事情就这样被平息了,还有一部分没有领到赔付款的。还是代理商句步德有办法,他对没有领到赔偿款的农民说:“各位,明天再来领。今天请大家先回家,明天我一定给大家赔付。
人们看见句步德刚才的表现,也就再次信任了他。人们也就散去了,此时天已经黑了。
健伟回到家已经是晚饭时间了。按照习惯,健伟边吃饭边看电视。
当频道播到b县的地方台时,b县的新闻正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