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酸土风波(十,三)
交通在交警的疏通下再次恢复正常,工商部门这边却也碰上了难题。
此时,屋里没有了吵架的声音,表演累了得休息一会儿,一会儿还得继续。
一位工商执法干部站在门口的小四轮上对大家说:“各位农户,冷静一些。请让工作人员进去取样,好给大家一个说法。”
“那要给他俩放出来怎么办?”有人问。
“放出来,由我们负责。”
愤怒的人群丝毫没有让工商人员进的意思。很简单——怕人跑了。经过工商部门的一再劝说和当事人的再三考虑下,每个人都让了一步。
允许工商执法人员进入,但必须有当事人派出若干代表进行“陪同”。在这种情况下时唯一的办法。
工商执法人员在当事人的“陪同”下进了屋里,并取过了一些苗欢进行化验。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化验的结果。
女记者也挤了进来,由于人群过于拥挤和部分农民是穿工作服来的。女记者洁白艳丽的工作服上留下了采访纪念——油渍、土渍。
按照采访习惯,无论是商家还是工商部门得进行采访,一个都不能少。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商家和工商执法都拒绝了采访。
化验结果终于出来了,这种叫苗欢的调酸土是合格的也是不合格的;说它合格当然是在这个商品的出产地,说不合格是在黑龙江的b县和一些土质优良的地区,不能用也用不了。
问题不能在闹大了,此时已经给b县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农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解决,必须解决。”人民的呼声已经压过一切和解的声音,在用热水一激,愤怒的农民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解决,怎么解决,谁来解决。”工商执法也在困惑。我们解决是没收和经济处罚,对这件事只能是越来越激化,实质还是没有根本的根除。如果让商家自行解决,似乎也不太可能,进货都是贷款,更何况……
工商部门再次做着假设:若如果让手害农民自己解决,也不太妥当。就算受害农民不对商家进行殴打,也会给整个店铺洗劫一空,给商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工商部门第三次做出假设:如果走司法是最好的,但也不是令人满意的。走司法时间长不说,还得调查取证。一切都省略过去,现在群情激愤的农民来说,似乎不太可能。
假设再假设,推翻再推翻。
句步德和刘新知道,刚才的表演是无用的,沉默了起来。愤怒的农民也安静了下来,因为农民是相信人民政府的,政府会给受到伤害的农民主持“正义”的。农民们期待着人民政府的答复。
在这进退两难之时,一个电话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