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宫内,檀香袅袅。
施公跪伏于地,声音铿锵有力:\"臣施仕伦叩见皇上,山东赈灾贪污一案已审理完结,共查处大小官员二十八人,追回赃款白银四十三万两,粮食九万石。\"
皇帝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爱卿平身。此次山东之行,你办得漂亮。不仅惩治了贪官,更迅速赈济了灾民,百姓称你为"施青天",朕心甚慰。\"
\"此乃臣分内之事。\"施公起身,目光平静如水。
皇帝从龙椅上站起,踱步至窗前,背对施公:\"爱卿可知,朕为何急召你回京?\"
施公垂首:\"臣愚钝,请皇上明示。\"
\"运河。\"皇帝转身,眼中寒光乍现,\"自去岁起,朝廷拨银二百万两整修运河,可不足一年,堤坝决口七处,漕运中断,沿岸百姓流离失所。工部上报是天灾,但朕怀疑\"
施公心头一震:\"皇上怀疑有人中饱私囊,致使工程偷工减料?\"
\"不错!\"皇帝一掌拍在案几上,\"朕派了三批御史暗访,不是无功而返,就是突然暴毙。此事牵涉工部尚书祁文德,甚至\"皇帝突然收声,目光深沉。
施公心领神会:\"臣明白了。臣愿再赴险地,查明真相。\"
皇帝走近施公,压低声音:\"祁文德与司礼监掌印太监李德全交好,此案恐涉及内宫。爱卿务必小心,若有闪失,朕亦难保你周全。\"
施公深深一揖:\"臣不求保全,只求无愧于心。\"
离开皇宫,施公未回府邸,而是径直去了城南一间不起眼的茶楼。黄天霸与计全已在雅间等候多时。
\"大人,皇上有新差遣?\"黄天霸递上一杯热茶。
施公点头,将运河一案简略说明。计全倒吸一口冷气:\"工部尚书祁文德?此人树大根深,与朝中半数官员有勾连,更难办的是他与李德全的关系\"
\"李德全?\"黄天霸皱眉,\"那个掌印太监?听说他虽是个阉人,却比首辅还有权势。\"
施公轻叩桌面:\"正因如此,皇上才格外重视。此次我们需更加谨慎。天霸,你先行一步,沿运河查访决口之处;计全,你调查近期暴毙的几位御史死因;我则去工部查阅运河工程档案。\"
三人分头行动。施公换上一身六品官服,来到工部衙门。工部左侍郎周勤见是施公,面露讶异:\"施大人怎有空来工部?\"
施公微笑:\"周大人,本官奉旨编纂《水利要略》,特来查阅运河工程记录,还望行个方便。\"
周勤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随即笑道:\"施大人勤于王事,下官自当配合。只是运河工程档案繁杂,不如由下官命人整理后送至贵府?\"
\"不必麻烦。\"施公坚持道,\"本官需现场查阅原始记录。\"
周勤无奈,只得引施公至档案库。施公仔细翻阅运河工程各项记录,表面看来一切合规:用料充足,工期合理,验收严格。但当他翻到一本不起眼的工匠名册时,发现几页被撕去的痕迹。
\"周大人,这名册为何残缺?\"
周勤额头渗出细汗:\"这或许是年久破损。施大人,时候不早,不如改日再来?\"
施公不动声色地合上册子:\"也好。不过本官明日需去运河巡视,还请周大人安排向导。\"
回到府中,施公刚换下官服,黄天霸便匆匆赶来:\"大人,我在高邮段决口处发现蹊跷。那堤坝外表坚固,内里却用芦苇、茅草填充,根本不堪一击!
\"果然如此。\"施公冷笑,\"计全那边可有消息?\"
计全摇头:\"三位暴毙御史的尸首均已下葬,家属闭口不言。但我打听到一个细节——三人死前都曾收到过一封信,信封上画着一条鱼。\"
\"鱼?\"施公若有所思。
次日一早,工部派来的向导已在府外等候。施公换上便装,只带一名随从出发。那向导名叫胡三,眼神闪烁,一路上不断试探施公真实意图。
\"大人此次巡视运河,不知重点查看哪些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