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有了一个新工作,每天早上送任老师上班。
任老师有早上锻炼身体的习惯,六点半准时起床,开始做健美操,七点半洗漱完毕吃早餐后出门上班,副科老师又不带班,校门关闭前进去就行。当然,周末除外。
老赵也醒的早。以前是先出去遛弯,绕着小区走一圈,外面吃个早餐再回家,或者回家吃,这要听老周的安排,老周不在以后,就是随心所欲了,无关乎时间早晚。任老师住进来后,旱上起床还是去遛弯,但必须按时回来:“你送我,顺道把菜买回来。”
中午也是去接任老师回来做饭:“你也别做了,做一顿饭厨房和炮轰一样。”晚饭也是一样。似乎生活有规律了,但老赵总觉得有些不太适应,有些怪怪的。
送了几天,老赵就嫌麻烦了:“要不这样,中午你吃食堂,我外面随便吃,晚上一起吃饭好不好。”
任老师一楞:“是我做的不好吃吗?”
“怎么会?不是嫌麻烦吗。中午就那么一点时间,收拾完没时间午睡。”
“我不。我就要回来吃。过日子不就这样吗?”任老师不干。
老赵无奈,就主动增加了自己中午做饭的事:“早上自己开车去,中午饭我做。”
两人住一起的事,先是杨国庆知道的。杨国庆上班途中,无意中看见老赵送任老师去上班,顺手就给老赵打了电话:“干嘛呢?”
“没事,瞎遛达。”老赵说。
“你就编吧。车停十六中门口干嘛呢?”
老赵刚准备起步,一脚又踏了刹车,幸亏在停车位上:“你跟踪呀?”
“我闲的蛋疼。路过,看见的。你老汉手脚麻利的很吗,上手了?这回台子该留不住了吧?”
老赵有一瓶二十年前从遵义带回来的茅台,杨国庆一直觊觎着。
“没空。忙着呢。上班去。”但中午还是和任老师说起了这件事:“咋办?要不叫他们几个吃顿饭?”可商量了半天还是没结果,孩子们还没有表态,原准备马上五一了,两个人一起出去,先上京城,再去q市,表明自己的态度,也给孩子们个台阶,回来后,再说领证、请朋友们吃饭的。
这是老赵的主意。按任老师的想法,不等孩子们的态度:“先把自己的事办了。”
但老赵说还是先和孩子们沟通好。任老师不解:“都这样了,孩子们不同意还要分开?”
“不是这个意思。孩子们都大了,我们主动姿态低些,毕竟,老周走了还不到四个月。”
所以,两人口径统一,暂时不向外公布,但杨国庆看见了,就另当别论。
晚上刚吃完饭,有人敲门,老赵正在卫生间,以为是赵梅,就叫收拾屋子的任老师开门:“可能是我姐。开一下门。”
任老师一开门,却是老方和杨国庆,脸就红了:“你们来了?快进来。”又喊老赵:“方总和杨哥来了。”
杨国庆打趣:“我是不该改口叫嫂子呢?”老方也是:“直接叫就行了,还打个报告,是不是想要改口费?”
任老师的脸就更红了,但嘴上却不肯吃亏:“光说不练算什么把式?”
听见他们几个在门口的对话,老赵连忙出来说:“赶紧进来坐吧。你们两个一起来,有什么好事。”
“怎么没有?不但有,而且还不是一个。”屁股还没有坐稳,杨国庆就说:“这任老师都开始主持家政了,你怎么也得给我们摆一桌吧,要不?啥时候才能喝上你放了二十几年的台子?这是不是好事?你给我们娶个新嫂子,抱得美人归,我们喝了二十多年的台子,饱了口福,这是不是好事连连?”
“就是,老哥,这么大的喜事,你也不先给我们说一声,怎么着也得弟兄们在一起热闹热闹。”老方也跟着起哄。
老赵就笑着:“你们都这么热闹了还热闹啥?这么大岁数的人了,怎么办都是不尴不尬的。上午我们还在说呢,叫大家在一起吃个饭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叫到什么程度又很犯愁,范围大了吧,让人家说我们老不自重,范围小了吧,不叫的人有说看不起他,正犯愁呢。”
杨国庆不屑:“这有什么犯愁的?该请就请,该吃就吃,别人的嘴什么时候能堵上。你说是不是老方?”
老方说:“赵哥说的也是实情。但不招呼也不好,我倒是有个主意,你们看行不行?就小范围的吃个饭,也不搞那一套穿红挂绿张灯结彩的事,凑个热闹就行。比如说,老赵哥把家里的兄弟姊妹叫上,我们几个老兄弟就算是任老师家的娘家人,加上任老师最好的同事,有几桌都解决问题了吧?”
老赵说:“哪有那么多人?在周围的兄弟姊妹只有三个姐姐,已经单独吃了饭的,叫不叫都行。我在c市这些年来往多的就你们几个人,还有几个同学,有个大包厢,一桌子就解决问题了。这个事想过的,只是觉得老周刚走了,时间上有些不对,还有孩子们都没有说。”
“那你就多虑了。现在的人谁还管这些,老张家那个侄女,去民政局离婚,就没有出大厅,前脚办完离婚手续,转身就又办结婚手续。人是自己活的,又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是不是?”
“就是,我同意杨哥的意见,关键是你们两个人要高兴,要不?就交给我跟杨哥?”
话说到这个份上,老赵就不好再推辞了,只好说:“那就在三娃子那定一桌吧,只要他那个最大的包厢,凑一桌就是。你看怎么样?”
最后一句话却是看着任老师说的。
“也好,那我这面就叫三个人吧,我们教研室的几个同事。其他人就不叫了。”
“你们领导不请一下?”杨国庆问。
任老师摇一摇头:“不用,这又不是公事,要他们出面干吗?”
杨国庆一定要提前把那瓶酒喝了:“今天就喝。等那天那么多人,一人分不了一小杯,还不够润嗓子。”
老赵就笑:“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