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林乔已经在御膳房的小厨房里忙碌。昨晚几乎一夜未眠,她反复研读父亲留下的《翡翠白玉羹秘法》,直到每一个步骤都烂熟于心。此刻,她面前摆满了各种珍贵食材:上等火腿、活杀鲫鱼、新鲜荸荠、嫩豆腐,还有几种特殊的药材。
\"翡翠非玉,白玉非豆\"林乔轻声念着笔记上的 cryptic 提示,手指轻轻抚过那些食材。父亲的字迹在提到关键步骤时总是格外隐晦,似乎有意设置了一些谜题。
春桃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锦盒:\"林副总管,太后宫里送来的,说是做汤要用的特殊材料。\"
林乔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小包淡绿色的粉末和几块晶莹剔透的\"石头\"。她沾了一点绿色粉末尝了尝,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是抹茶粉!而那些\"石头\"实际上是特制的高汤冻。
\"原来如此"翡翠"是抹茶,"白玉"是高汤冻。\"林乔恍然大悟。这道汤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道谜题。
她立刻行动起来,先将鲫鱼处理干净,取肉去骨,用刀背轻轻拍打成茸。父亲在笔记中特别强调\"不可用刀刃直剁\",这样能保持鱼肉的纤维完整性。火腿切成细如发丝的丝,荸荠削成小圆片,豆腐则被修成完美的立方体。
最关键的步骤是调制汤底。林乔将高汤冻放入锅中,加入少量清水,用文火慢慢融化。随着温度升高,一股难以形容的香气开始在厨房弥漫——那是一种深沉而复杂的鲜香,带着时间的沉淀。
\"这高汤不一般。\"林乔喃喃自语。她尝了一小勺,立刻分辨出至少五种菌菇、三种海鲜和特殊香料的味道,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酒香。
按照笔记指示,她将鱼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做成小丸子,另一部分则与抹茶粉混合,变成淡绿色的\"翡翠丸子\"。当两种丸子在高汤中翻滚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绿色的丸子浮在汤面,白色的则沉在底部,形成鲜明的分层。
\"太神奇了\"春桃看得目瞪口呆,\"就像真的翡翠和白玉一样!\"
林乔却皱起眉头。笔记上说,完美的\"翡翠白玉羹\"应该是翡翠在上,白玉在下,中间是清澈的汤,象征\"天清地宁\"。但她的汤中间层还不够透亮。
她闭上眼睛,让直觉引导自己。突然,一个现代烹饪技巧闪过脑海——低温慢煮。传统方法是用沸水快速汆烫丸子,但如果改用85度的水慢煮
\"春桃,把火调小一些。\"林乔迅速调整了火候,小心地控制着温度。当水温降到合适程度时,她重新放入丸子。这一次,丸子熟得慢了许多,但汤却保持了惊人的清澈。
最后的工序是摆盘。林乔将荸荠片和火腿丝精心摆放在汤碗底部,然后小心地倒入汤和丸子,最后放上豆腐立方体。成品正如笔记所描述的那样——翡翠在上,白玉在下,中间是晶莹剔透的汤,最底下则是红白相间的配料,宛如一幅精致的山水画。
\"完美。\"林乔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正当她准备将汤装入食盒时,厨房门被猛地推开。高公公带着几个御厨闯了进来,脸色阴沉。
\"林副总管,太后点名要的汤准备好了吗?\"他的目光扫过灶台上的汤碗,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林乔不动声色地挡在汤前:\"已经准备好了,正要送去。\"
高公公冷笑一声:\"太后膳食非同小可,按规矩需要先经御膳房总管品尝确认。\"
这是明摆着的刁难。林乔握紧了拳头,父亲在笔记中明确写道,这道汤必须直接呈给太后,中途不得经他人之手。但作为下属,她又不能公然违抗总管的命令。
就在僵持之际,一个清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不必了。太后命我亲自来取。\"
陆寻大步走入厨房,身后跟着两名侍卫。他今天穿了一身墨蓝色官服,整个人如出鞘的利剑般锋利。
高公公脸色一变,连忙行礼:\"陆大人,这不合规矩\"
\"太后的懿旨就是最大的规矩。\"陆寻冷冷地打断他,转向林乔,\"汤好了吗?\"
林乔点点头,小心地将汤碗放入特制的保温食盒中。陆寻接过食盒,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太后说,让你午时去慈宁宫回话。\"
高公公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这意味着太后不仅满意这道汤,还要亲自召见林乔。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陆寻带着食盒离去,林乔则开始收拾厨具,心中却忐忑不安——那道汤真的能达到太后的期望吗?
午时将至,林乔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裙,忐忑地向慈宁宫走去。皇宫在正午的阳光下金碧辉煌,但她无心欣赏,满脑子都是那道汤的味道和太后可能的反应。
慈宁宫前,一名年长女官已在等候:\"林姑娘,太后等您多时了。\"
殿内,太后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面前的小几上摆着那个熟悉的汤碗。令林乔惊讶的是,陆寻也在场,站在一旁,表情严肃。
\"来了。\"太后抬眼,示意林乔走近,\"这道"翡翠白玉羹"是你亲手做的?\"
\"回太后,是民女亲手所做。\"林乔恭敬地回答。
太后用勺子轻轻搅动汤羹:\"味道很特别。与天放做的几乎一样,却又有些不同。\"她直视林乔,\"你在原配方上加了什么?\"
林乔心头一跳。她确实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在最后关头加入了一滴柠檬汁,这是现代烹饪中提鲜的小技巧。
\"民女加了一滴柠檬汁。\"她老实承认,\"这样能保持汤色清澈,也能提升鲜味。\"
出乎意料的是,太后竟然笑了:\"聪明。先皇也喜欢这么吃,总说酸味能让鲜味更上一层楼。\"她的目光变得悠远,\"天放当年坚决反对,认为违背传统没想到他的女儿倒是与先皇想到一处去了。\"
林乔松了口气,却听太后继续道:\"你知道这道汤的真正含义吗?\"
\"父亲笔记中说,这是他与先皇共同研制的药膳,内含治国安邦之理。\"林乔谨慎地回答。
太后点点头,示意女官和侍卫都退下。等殿内只剩他们三人时,她才缓缓开口:
\""翡翠"代表士人,应当清高在上;"白玉"象征百姓,是国之根基;中间清澈的汤水,好比公正的法律和制度;底层的火腿和荸荠,则是农工商各安其位。\"太后轻抚汤碗,\"这是先皇理想中的国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