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出了一块宽阔的空地,仿佛是为即将到来的决斗特意准备的舞台。杜青峰站在这片空地上,他的官袍已经被脱去,露出了一身黑色的劲装,显得格外精神抖擞。他的双掌赤红如血,散发出一股令人心悸的气息。
与杜青峰相对而立的是林乔,她身着一袭紫色的衣衫,衣袂飘飘,宛如仙子下凡。她手中紧握着青霜剑,剑身寒光凛冽,仿佛能斩断一切阻碍。
没有锣声响起,也没有任何开场白,杜青峰突然发动了攻击!他的血手印如疾风骤雨般袭来,带起一阵腥风,每一招都直奔林乔的要害,招招夺命。
林乔却不慌不忙,她的剑法走的是轻灵一路,以巧破力。只见她身形飘忽,如鬼魅般在杜青峰的掌影中穿梭,手中的青霜剑不时地划出一道道寒光,与杜青峰的血手印相互交织,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三十招过后,杜青峰的攻击越发凌厉,但林乔的防守却依然滴水不漏。杜青峰的脸色渐渐变得焦躁起来,他突然改变了招式,原本凶猛的血手印突然变得诡异起来,一掌拍向了自己的天灵盖!
这一掌看似毫无章法,但实际上却是同归于尽的打法!杜青峰显然是想要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给林乔致命一击。
林乔不避反进,剑尖精准点在他掌心劳宫穴。杜青峰惨叫一声,整条手臂瞬间青紫——她的剑上淬了麻痹筋络的药!
\"这一剑,为我父亲。\"林乔冷声道,又是一剑刺入他右肩,\"这一剑,为我镖局亡魂。\"
杜青峰跪倒在地,再无反抗之力。御前侍卫一拥而上,将他押入天牢。
老皇帝亲自扶起林乔:\"林氏父女,皆为国之义士。即日起,恢复林氏镖局"皇商"身份,赐金匾一面!\"
雪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林乔脸上。二十年的血债,今日终于得偿。
永和三十八年春,洛阳城张灯结彩。
林氏镖局门前,热闹非凡,人头攒动。那新制的金匾高悬于门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散发着无尽的荣耀与光辉。匾上“忠义镖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乃是当今圣上御笔亲题,更显其尊贵与不凡。
走进镖局院内,只见五十张圆桌整齐排列,宛如长龙。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美酒佳肴,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江湖上的各路朋友、商界的各位伙伴纷纷云集于此,他们或谈笑风生,或相互寒暄,共同庆祝这一盛事——林乔与徐凤年的大喜之日。
\"一拜天地!\"
林乔身着大红嫁衣,腰间却仍佩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镖师牌。徐凤年一袭绛纱袍,笑得像个毛头小子。两人在众人祝福声中交拜,连老皇帝都派人送来了贺礼。
\"师父今天真美。\"小满抹着眼泪说。她已正式接任林氏镖局总镖头,今日特意换了女装,惹得一众年轻镖师频频侧目。
林虎端着酒壶凑过来:\"师姐,你穿裙子我都不认识了。\"
\"臭小子!\"小满作势要打,林虎早已溜走——他已被推荐至少林寺学艺,明日启程。
酒过三巡,林乔换回惯常的紫衣,来到后院。程铁山独自坐在石凳上,望着那株老梨树出神。
\"义父。\"林乔轻声唤道。
程铁山回头,眼中含泪:\"丫头,你爹若在,该多高兴。\"
林乔在他身旁坐下,取出父亲的青霜剑:\"这剑我想留给虎儿,等他学成归来。\"
\"那小子根骨奇佳,将来必成大器。\"程铁山欣慰地说,\"倒是你,真舍得放下镖局?\"
林乔站在门口,目光缓缓扫过前院。
前院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小满正笑容满面地应酬着宾客们,他的声音在人群中不时响起,引得众人阵阵欢笑。
不远处,王闯和马小六正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了酒杯,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显然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拼酒较量。
再看那边,一群英姿飒爽的女镖师们正手持长剑,相互切磋着剑法。她们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剑影闪烁,引得周围的人们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林乔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这些人都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如今看到他们如此朝气蓬勃,她感到无比的自豪。
林氏镖局的魂,就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得以传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镖局的辉煌。
\"不是放下,是换个活法。\"她微笑道,\"凤年在金陵有药园,我想试试种花养草的日子。\"
程铁山哈哈大笑:\"你?养花?不出三月就得提剑砍人!\"
两人笑作一团。是啊,江湖人终究是江湖人,归隐也不过是换个方式守护罢了。
金陵城南三十里,有一处临湖的庄园,名唤\"栖凤坞\"。每到黄昏,总能看到一叶扁舟飘在湖心,船头坐着个紫衣妇人,或垂钓,或抚琴,身旁常伴一青衫男子。
有人说那是退休的皇城司大人物,也有人说那是隐姓埋名的武林高手。只有偶尔来访的江湖朋友知道,每当各地镖局遇到棘手难题,总会有一封没有落款的信悄然而至,内附精准的情报和解决方案。
这年秋天,一艘小船靠岸栖凤坞。船上下来的少年英气逼人,腰间佩剑古朴典雅——正是学成归来的林虎。
\"师父!徐叔!\"他兴奋地挥舞着一封信,\"小满师姐来信,说北方出了个"血手教",专劫女镖师的镖!\"
林乔接过信细读,眉头渐锁。徐凤年为她斟了杯菊花茶:\"要去看看吗?\"
湖面泛起涟漪,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飞去。林乔放下信,轻轻抚摸腰间那枚从不离身的镖师牌。
\"收拾行李吧。\"她站起身,眼中闪烁着熟悉的光芒,\"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夕阳下,三骑马离开栖凤坞,向着北方疾驰而去。江湖路远,侠义长存;紫衣所向,邪祟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