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此刻已然人山人海。
顾清持剑飞奔,目光望向道路两旁,不少人正朝着鸣冤鼓的方向汇聚,其中有富商、摊贩、灾民、力工,宛若一道道不同的人流。
大玄朝鸣冤鼓在立国之初,便已家喻户晓,此刻鸣冤鼓响起,大玄百姓不论手头在做什么,都会尽量抽出空来,去广场观礼。
路上,顾清还见了不少奇人同僚。
没有寒暄的心思,众人心事重重,心思只放在广场上那高高挂起的鸣冤鼓上。
鸣冤鼓平日里往往都由两个大汉守着,放置在一处铁架子上。
此刻一道持刀的身影就站在铁架之上,目光望着缓缓朝高台涌来的人潮。
顾清距离府衙近,品阶和步法也是佼佼者,飞快地靠近了铁架子,
只见她三步并作两步地一跃,便已出现在徐良身旁。
“徐良,你要干什么!?”
她抓住了徐良的手,脸上浮出一抹愠怒。
“我在击鼓,鸣冤啊,老大!”
徐良转过头,朝顾清笑了笑。
“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
顾清面带寒霜:
“跟我走!趁着事情没闹大之前,不然就来不及了!”
“……”
徐良沉默地望着顾清望了一会儿:
“老大,我不想走。”
“什么意思?”
顾清瞪大了眼睛。
“平时的事我可以听你的,但这件事,不行。”
徐良忽然从旁边抱出一个布袋:
“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一具尸体晃悠悠地从布袋里滑了出来。
看到布袋里的尸体,顾清呆了一下。
“她是?”
“一个佣户的娘子,昨天被侯家杀了全家,上吊死了。”
徐良说道:
“我在她尸体前发过誓,一定会让那些欺辱她的人血债血偿。”
“你冷静一点!现在知府不在,洛司主不方便出面,你的处境会很危险!不管你做什么,等知府回来再作打算。”
“我等不了,她也等不了了。”
“你这样会死的。”
“这辈子总得做点什么比命还重要的事情。”
徐良笑了笑,突然伸手朝顾清一推,《八部金刚功》的劲气猛然爆发,将顾清推开。
顾清落下高台,目光呆呆地望着铁架上的徐良。
徐良已经拿起了鼓锤,朝高台上的鸣冤鼓敲了下去。
鼓声阵阵,宛若阴雨天的雷鸣,轰隆隆的,愈发响亮。
朝高台围过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终于,府衙的人来了。
宛若两条长河汹涌而来,将人群隔开,在广场中央划出了一个宽阔而空旷的区域,
一座高台飞快地在广场中央立起,两块“公正”、“严明”的牌子放在高台两边,紧接着,一道肥胖的身影缓缓走上了高台,缓缓地举起了惊堂木。
“台下何人,有何冤屈!!!”
杨通判抓着惊堂木,朝桌上拍了一下,目光朝铁架上的徐良望了一眼,看到徐良一只手抱着一个布袋,布袋中的人披头散发,心里暗暗骂了一声: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