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他轻声自语,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不远处挂着的大红色戎服。
那件戎服是他特意让庄园工匠制作的,采用上等丝绸,染料也是最好的朱砂调制。左边特意留出了佩刀的位置,右边则预留了放置箭囊和弓梢的空间。搭配上同色系的抹额,整体造型颇有几分中晚唐大将的气势。
“队主穿上铁铠当真英武!”什长马猛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得意的光芒。他故意提高了声音,目光挑衅似的扫过其他队伍的士兵,“比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草包强多了。”
周围的士兵们纷纷低下头,不敢与马猛对视。有几个人脸上闪过不甘的神色,却又很快隐去,重新变得麻木而顺从。
卫忠看在眼里,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这群士兵太好说话了,连最基本的血性都没有。在这个天下大乱的时代,这样的军队,恐怕连一场像样的仗都打不了。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一声洪亮的呼喊:“幢主到!”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只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车轮碾过地面,扬起细小的尘土。马车在阵前停下,幢主韦昂从车上走了下来。
让人意外的是,韦昂居然是一身峨冠博带的打扮,脚踩木屐,衣袂飘飘,活像是要去参加什么文人雅集,而不是来视察军队。这样的将领,实在让人无语。
更让卫忠在意的是韦昂身后那个人——太尉府司马陈昭。只见陈昭双手倒背,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目光冷淡地扫视着眼前的军队。很快,他就收回了视线,显然对这支军队提不起什么兴趣。
“诸位。”韦昂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在场的人都听清,“本幢事务繁多,我实在分身乏术。经上禀大王,已获准增设都尉二人”
卫忠眼神一凝。都尉,这可不是个小职位。一般一个幢只设一名都尉,现在要设两名,其中必有蹊跷。
果然,韦昂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
“队主钱珍,忠义可嘉,拔为都尉。”
“队主卫忠,武艺出众,亦拔为都尉。”
话音刚落,陈昭就凑到韦昂耳边低语几句。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从陈昭阴沉的表情来看,这位司马显然对这个任命安排很是不满。
卫忠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从陈昭的反应来看,这位兰陵陈氏的高门子弟,对他这个出身寒门的武夫很是不屑。
果不其然,接下来韦昂就开始讨论如何分配两位都尉的管辖范围。期间,他数次看向陈昭,似乎在征求对方的意见。
“陈司马”韦昂犹豫了一下,“其实如今什伍中多有老弱,不如让他们在坞堡屯田警戒,明年放归故里”
陈昭脸色一沉:“韦都护倒是急智。”
这句话说得阴阳怪气,韦昂的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硬着头皮又提到了王睿的事。
这下陈昭彻底变了脸色,冷笑两声后甩袖而去:“此间之事,就由韦都护自己拿主意吧。”
看着陈昭离去的背影,卫忠若有所思。这位兰陵陈氏的高门子弟,显然对自己这个突然崛起的都尉很是不喜。不过这又如何?在这乱世之中,真正能决定胜负的,从来都不是出身,而是实力。
“卫都尉。”韦昂转过身,“那百名新募的精兵,就交由你统领了。”
卫忠抱拳应下:“多谢营主信任,末将必不负所托。”
话虽如此,但他心里清楚,这个位置来之不易,必定会有不少人眼红。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恐怕更不会善罢甘休。
就在这时,远处又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队骑兵疾驰而来,马蹄声如雷,扬起漫天尘土。
“报——”为首的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北面发现敌军踪迹!”
这个消息让在场所有人都紧张起来。韦昂的脸色也变得凝重:“具体情况如何?”
“回禀营主,敌军约有三千人,正向我们这个方向推进。看旗号,应该是叛军赵威的部队。”
卫忠眼中精光一闪。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未必不是一个机会。在战场上立功,才是最好的证明自己的方式。
“幢主。”他上前一步,“末将愿率新编精兵前去迎敌。”
韦昂犹豫了一下:“赵威此人狡诈,不可轻敌。”
“末将明白。”卫忠神色坚定,“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检验一下这支新军的战力。”
韦昂思索片刻,终于点头:“准。不过要小心行事,若敌军势大,不可强攻。”
得到允许后,卫忠立即开始调兵遣将。那些新募的士兵虽然还不够老练,但胜在年轻力壮,只要用得其所,未必不能一战。
很快,一支装备精良的队伍就在演武场上集结完毕。卫忠换上那件大红色戎服,腰间佩刀,背上长弓,整个人的气质都为之一变。
“出发!”随着他一声令下,队伍开始向北面进发。
马蹄声渐渐远去,演武场上重归平静。韦昂望着远处的尘土,喃喃自语:“但愿这次能打个好仗吧。”
这时,一个亲兵快步走来:“营幢主,陈司马让您过去一趟。”
韦昂叹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向太尉府的方向走去。他知道,接下来恐怕又要面对一场难熬的质询了。
而此时的卫忠,正带着队伍向北面急行军。这将是他担任都尉后的第一战,无论如何,他都要打出一个漂亮的胜仗来。
校场上的风波来得快去得也快,陈昭的退让让一切归于平静。阳光洒在尘土飞扬的校场上,将士兵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韦昂站在校场边缘,目光在卫忠身上来回打量。少年身形挺拔,一身铠甲穿戴整齐,虽然年纪不大,但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英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