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王楠数了数手中的积蓄,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块。在这个物价还很低的年代,这笔钱足够支付弟弟妹妹一学期的学费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楠继续让村里的孩子们帮忙收集土特产。他暗中用空间收取山上的水蜜桃和杨梅,每天天不亮就往郡城赶。
郡城的菜市场里,王楠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他学会了讨价还价,也渐渐摸清了哪个摊主最好说话,哪个地方的价格最公道。
“小伙子,你这水蜜桃保熟不?”
“大姐您尝尝,不甜不要钱。”
“哎呦,真甜!给我来五斤。”
“老板,这杨梅看着不错啊。”
“您说对了,这可是野生的,又大又甜。”
就这样,十天后,他赚到了3000多元。加上之前的钱,已经有了4400多元。这在八十年代初期,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最后一天,王楠在华门菜场摆摊。闲暇时,他靠在墙边翻看《医术精要》,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准备。突然,一个身影映入眼帘。
“买桃子吗?最后几个了”话未说完,王楠的声音戛然而止。
站在摊位前的不是别人,就是他们卫校那位姓周的班主任。两人四目相对,空气仿佛凝固了。
“王楠?”
熟悉的声音传来,王楠下意识攥紧了手中的《医术精要》课本,缓缓转过身。
周守仁老师站在不远处,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身上的短袖衬衫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他的目光在王楠身前的水果摊位上扫过,最后定格在那两筐新鲜的桃子上。
“你小子倒是会躲。”周守仁冷哼一声,“有人说看见你在菜市场做小贩,我还不信。这都是第三个市场了。”
王楠看着老师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心里一阵发虚。这大热天的,老师为了找他怕是走遍了附近所有的菜市场。
“周老师,我就是暑假想赚点零花钱”王楠的声音越来越小。
“零花钱?”周守仁打断道,眉头紧皱,“你是医校的学生,以后是要当医生的人,怎么能做这种事?现在的你,应该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王楠低着头,不敢反驳。他太清楚这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对做生意有多大的偏见了。可是家里的困境,又岂是外人能理解的?
周守仁注意到王楠手中紧握的《医术精要》,眼神稍稍缓和:“至少还知道带本书。收拾东西,跟我走。”
语气不容置疑。
王楠犹豫了一下:“周老师,这些桃子”
“我帮你问过了,隔壁水果摊的老赵愿意全收了。”周守仁不等王楠说完就打断道,“你在这等着,我去叫他过来。”
很快,交接完桃子,王楠拿着书本默默跟在老师后面。夏日的阳光毒辣,照得人睁不开眼。街道两旁的梧桐树投下斑驳的树影,却丝毫驱散不了令人窒息的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