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砚初收养孩子的事,她简单听了一耳朵,要说好奇不好奇,自然是好奇的。
可她实在懒得动弹,也不想使唤孙子,左右都在平南侯府,总会见到的。
“那孩子长得真是精致可爱,难怪能得侯爷喜欢。”李雁卉笑着说,“侯爷还想着把孩子添到族谱上,真真是喜欢到心尖上了。”
周氏愣了下,“砚初想把孩子添到族谱上?”
李雁卉像是意识到什么,忙捂住了自己的嘴,“祖母,我……我……”
周氏沉脸。
她知道大家担心她的身体,一般只与她报喜不报忧,更不会把府里鸡毛蒜皮、狗屁倒灶的事搬到她面前。
周氏领了小辈们的爱护之意,向来是睁只眼闭只眼,乐得糊涂。
“你仔仔细细说一遍。”
李雁卉心虚瞄了老太太好几眼,“祖母,母亲交代过,不让我们和你说这些,万一被她知道了……”
“你若不说,她现在就会知道。”
李雁卉只好把她知道的说了一遍。
“那孩子是离城百姓的后代,侯爷想收养,应该是抱有赎罪的念头。”李雁卉道。
周氏脸色稍霁。
“收养孤儿是好事,是善事,但上族谱没必要。”
她和顾氏想法差不多。
陆砚初想收养,那便养吧,当成来家里借住的表小姐,等及笄了,寻个好亲事,风风光光嫁了。
前些年平南侯府风光的时候,周家和顾家都塞过来一些侄女、外甥女,在府上住了两年,从平南侯府发嫁。
这种事,对于平南侯府不陌生,甚至称得上熟练。
李雁卉悄悄松了口气。
看来除了陆砚初,侯府其他人都是不同意的。
不同意就好。
李雁卉离开后,周氏把顾氏叫了去,又详细问了问。
顾氏知道的,自然要比李雁卉更多。
她正愁一肚子牢骚不晓得跟谁说,这会儿叽里呱啦全倒了出来。
“我听宋知微说孩子长得有几分像云安郡主,还特地去瞧了。”
“没说错一点,是有几分相似,尤其是耍小脾气的那个表情,简直和云安郡主从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我是绝对不会同意陆月月上族谱的!”
顾氏说的斩钉截铁,表明了立场。
周氏表情凝重,“依我看,这孩子最好也别养了。”
“恐怕不行,先不说砚初喜欢这个孩子,单说孩子是贤王送的,我们就不能不养。”
“现在孩子年纪小,在外走动的机会少,等她长大了,总要去参加宴会,到时她像云安郡主的事,满上京都会晓得。”周氏叹气,“那得跑出来多少流言蜚语!”
顾氏叹气,“都怪砚初,不同我们商量,便把孩子抱了回来。”
“也怪宋知微,砚初出府,她就应该跟着。”
“她若跟着,哪里会有这些事?”
周氏道:“你不要总埋怨知微,她已经做得够好了。”
“哪里好了?这么些年,也没见她怀个一男半女的!”
说到这个,顾氏就气。
“每年祭祖,族中拼了命的想塞人进侯府,吃我们的绝户,天知道我顶着多大的压力,才熬过了一年又一年的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