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谁呢?
“伍子胥!”
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但父兄被杀后,便侍奉吴国。
身为吴国忠臣的他,为了复仇,找到吴王阖闾之父吴王僚的墓,对其鞭尸三百下,为此事而指责他的申包胥骂他是野兽。
当时伍子胥回应说:“我好比是太阳就要落山了,可路途还很遥远,所以我才做出这种倒行逆施之事。” 这句话流传开来,便产生了“日暮途远”这个成语。
我一直疑惑为什么这个成语后面会加个“陵”字。
原来这句话归根结底重点并非“日暮途远”本身,而是衍生出这句话的伍子胥。
— 啊!那后面加“陵”字是为什么?
大概是指伍子胥的坟墓吧。
听到我这么说,小澹斋惊讶得咋舌。
— 呀你这脑子转得还真让人惊叹。
我得意地耸了耸肩,毕竟称赞能让鲸鱼都翩翩起舞。
这时,南川铁剑像是感到疑惑般问道:
—话说一般提到“陵”,不都是指帝王的陵墓吗?云辉。
帝王的陵墓?
啊
确实是这样。
伍子胥并非君王。
他身份卑微,也没有修建大型陵墓,而且他是被迫自杀的。
据说阖闾之子吴王夫差盛怒之下,将死去的伍子胥尸体抛入江中。
这里就令人困惑了。
这个时期只有君王才能使用“陵”,但现在不同了。
因为现在“陵”也用于普通坟墓,所以无法确定是供奉伍子胥的胥山,还是伍子胥曾侍奉的吴王阖闾的陵墓。
—得知道所有缺失的文字,才能确定啊。
似乎就像血魔剑所说的那样。
“日暮途远”后面大概还有两三个字的空间。
这里或许会写明指的是哪座陵寝……
“啊!”
不对。
我想错了。
— 为什么?
“日暮途远”虽指伍子胥,但并非指他所侍奉君王的陵墓。
- 那指什么?
“日暮途远”典故的起因。
正是伍子胥实施复仇的对象,楚国的平王。
也就是说,这五把妖剑所指向的,是被伍子胥掘墓鞭尸的楚平王的陵墓。
—人类,你比乌龟还会动脑子。
血魔剑嗤笑着说道。
—哎呀,这么说有答案了。楚平王的陵墓里,藏着那个双眼如金碗之人的宝物或者秘密,对吧?
小潭剑兴奋得浑身发抖。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事情竟如此巧合。
- 喂,你这么聪明,没集齐五把妖剑就解开了秘密,怎么表情还这么沉重?
“因为事情并不简单。”
- 什么不简单?
“是楚平王陵墓的位置。”
- 在哪呢?
“在楚国的都城,曾被称作郢(ying)的地方。”
—那去那儿找找,总能发现点什么吧?
去的话或许能发现些什么。
但问题是,现在却很难。
—有什么问题?
楚国的都城郢……如今那地方叫武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