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真的变成字了!
-不重叠的时候完全没发现,真神奇。
剑们也觉得新奇。
重叠后花纹叠加形成的这两个汉字,是“日”和“途”。
这是什么意思呢?
太阳和路途?
-这两个字的间距,是不是有点分开了?运笔上。
南川铁剑犀利地指出这点。
正如这家伙所说,“日”和“途”之间稍微有点间隔。
难道是遗漏了别的字?
-唔嗯。花纹尽头那边,感觉也像是有字生成了一半,不是吗?
邪连剑,别哼哼唧唧了,好好说话。而且就像邪连剑说的,最后一个字感觉缺了几笔。
照这样,似乎能推测出来了。
“……在这儿补上缺的四笔的话……”
陵
就成了“陵墓”的“陵”字。
—太阳、路途和陵墓?
这到底是什么组合?
这些字完全没法组成合理的词。
难道真的要集齐其余两把妖剑,才能组成完整的字?
有没有能把太阳、路途、陵墓都包含进去的词句呢?
会不会是出自典故或者类似的,记录诗句或成语的东西?
各种猜测在我脑海中打转。
—你不是号称读了不少书吗?
要是我事事都记着,那早就去考科举或者当个文官了。
而且哪有那么容易,就一两本书能查到?
至少得看看铸剑师活跃时期所着的书籍,或者与之相关的史书,也许才能试着拼凑出什么……
“……史书?”
史记。
“史记”指的是记述历史的记录。
“《子长史记》!”
-《子长史记》?
关于英雄豪杰辈出的战国时代的书籍,有成千上万本。
其中称得上真正“史记”的没几本,而最着名的就是子长司马迁所着的《史记》。
司马迁是大炎帝国之前,即前汉时期的史学家,同时也是官员。
他留下的《史记》有本纪12卷、年表10卷、书8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总共130卷。
-嚯!130卷,这也太多了吧?
经过精简的版本就是《子长史记》。
大炎帝国的大学者贾宏将其精简为五卷,这便是《子长史记》。
这是沿用司马迁所着书籍而加在前面的称呼。
—你这说的是什么意思,人类?
所谓正派名门世家的子弟,必读之书中定会包含《长短经》。
《长短经》是一本收集了以诡诈闻名的典故,并加以通俗易懂阐释的书籍,其中有许多与战国时代相关的典故。
说来也巧,在炼丹术被废止的那段时期,我把这《长短经》读了数十遍。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日暮途远。”
日莫途远。
—天色已晚,而路途还很遥远?
没错。
这是出自《长短经》吴越篇中的话。
吴和越是关系亲密到能产生“吴越同舟”这一说法的国家。
—能发现这个很厉害,但这算什么秘密啊?
日莫途远这句话出自谁之口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