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刑场,阴低垂,
仿若一块沉重的铅板,压得人喘不过气。
朱武安身首异处,鲜血如注,在青石板上蜿蜒流淌,
恰似一条狰狞的赤蛇,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味。
围观的百姓们见状,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有的吓得脸色惨白,紧闭双眼,身子止不住地颤抖;
有的则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现场一片嘈杂混乱。
就在这混乱之际,一道略显单薄却沉稳的身影,
如同一股坚韧的逆流,穿过层层人群,稳步朝着刑场走来。
只见太子身着素袍,风尘仆仆,面容冷峻,眼神中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一步一步,沉稳地踏上监斩台,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上,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震颤。
太子目光如利刃般射向兆大师,声音低沉却清晰地说道:
“兆大师,别来无恙?”
“太子殿下!”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
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太子孤身而立,
单枪匹马出现在这风云变幻的刑场之上。
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紧接着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太子殿下回来了!”
百姓们纷纷跪地,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汹涌的浪潮,响彻整个刑场。
站在监斩台上的兆大师,脸色骤变,仿若被一道惊雷击中。
他握着监斩令牌的手不住颤抖,瞳孔剧烈收缩,:
“这怎么可能,你怎敢孤身一人回来!
你难道不怕死吗?”
兆大师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在这紧张的氛围下,
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试图掩饰内心的慌乱。
“谁说我孤身一人了。”
太子微微仰头,声音不大,却仿若有着穿透一切的力量。
此时,京城各部队得知太子归来的消息,纷纷倒戈。
一时间,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曲激昂的战歌。
负责京城防卫的张将军,骑着一匹枣红色骏马,带着一队精锐士兵匆匆赶来。
他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单膝跪地,高声说道:
“太子殿下,末将愿听候您调遣!
吴王的军队平日里飞扬跋扈,恶行累累,
在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末将早就对他不满。
今日殿下归来,正是拨乱反正之时,末将愿为殿下赴汤蹈火!”
张将军一脸正气,眼神中透着对太子的忠诚与对正义的执着。
紧接着,京城中负责治安的李校尉也带着一群衙役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