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皇帝封栾大为五利将军,佩六印,终以巫蛊祸国。前鉴昭昭,陛下欲复五利故事乎?
“众位将军乃是血战数十场方得国公。今黄口小儿竟与开国元勋同阶,将士岂能心服?
“吾等子弟,皆需经明经进士方得入仕。此子无功未考,如何幸进?
“陛下此番作为,让白身越级,乃是坏国家铨选之法,不可为之!
“明王治国,官人以能,请陛下收回成命,待其有利国惠民之举之后再封赏也不迟!”
好家伙!
这是谁的部将!
一样的引经据典,就事论事,言辞凿凿,让一旁的李蒙都看傻眼了。
原来自己怼人的时候也是这样子的吗?
确实有点东西,但也就那样了。
他可不想被人看扁了,尤其是朝堂之上,说他没功劳就算了,竟然还说他没本事,这就没法忍了。
在李世民表情无奈的注视下,李蒙转身对着孔颖达说道:“老先生,你说我没功绩就算了,可是你还说我没才学?
“难不成你是亲自验证过我的才学,还是说方才两次的辩论你都没听到?
“我是没有提到圣人之言,还是没有提到经史子集?
“亏你还张口论语,闭口礼记,你这不是空口白牙的辱人清白吗?
“另外我学的什么学问,有什么本事没必要跟你说吧?
“再说了,又不是陛下一个人去见的我,我有什么本事有人知道的,你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什么都问,什么都不查,你就是这样评判一个人的吗?
“要是让你去给老百姓断案,地牢里还不都装满冤屈之人!
“你以为陛下和那几位和你一样都是傻子吗?不清楚我的本事和能力就敢封赏?
“他们公侯之位的人都不觉得陛下对我的封赏有问题,怎么你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就在这凭空臆断?”
不过到底是孔子后代,孔颖达立马回道:“好好好,老夫孔颖达,也算是见识到了你的一点学识,不过仅凭那几句也不足以证明。你倒是说说,你有什么本事让陛下封你一品!”
嘴硬的老头,认识到了言语失误,不认错,只是一味地找补。
在李蒙看来,还是可以聊一聊的。
略加思索之后,他缓缓开口:“我之所学,观节气、辨土质,配田肥,育良种。比之《齐民要术》强数倍,令粮食增产三成,这都是把圣人‘开物成务"之道落到实处!
“还学堪舆,绘地图,比之现在的更加详细,通机械,能造射程千步的床弩。
“学新数术,计户口,定租庸调,活经济,通商路,冶精钢,铸神兵。比空谈"仁政’更利民生,譬如治水用李冰法而非鲧堙洪!
“还有医学,选矿等等学问,很多都是你听都没听过的,说了你也不能理解,所以就说一些你能听懂的罢了。
“昔孔子编六经,正是当时新学。而我之学乃新时代六经,涵士农工商,天文,地理,医术等。
“当然了,我知道你……你们都不相信,不过我都能证明,想要从哪里开始了解呢?”
又是一阵咬文嚼字,为了让别人听懂,李蒙又费心思把用词转换一下,不然他们根本就听不懂。
“狂妄之言!”
孔颖达越听越不相信,反问道,“我就不相信你能有方法让粮食增产三成!还士农工商天文地理新六经,简直是大言不惭!”
“又反驳!”李蒙感觉这些人真的是不会辩论,急忙回道,“你不相信是你不相信,你凭什么就敢评价我是狂妄之言?
“老子都他娘的说了能证明,你还在这胡言乱语,听话听一半啊?
“你就算是只相信你见到过的情况,可是老子说了有办法证明,你个老家伙就是为了骂人而骂人!
“夫子曰:‘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今尔等未辨曲直,先逞口舌之快,岂非悖圣人之教?
“你他娘的就不能让老子给你拿出证据吗?万有引力知道吗?大气压强知道吗?磁生电,电生磁懂吗?
“都提醒过你,有些东西说了你也不懂,还在那虚张声势地乱喊!
“老子现在不想理你了,也他娘的不想给你解释,更不想让你见识老子的学问。
“孔颖达?就你也配孔子后裔?丢人现眼,辱没祖宗的玩意,你还有脸活着?
“老子刚出山,饭没吃一口,水没喝一口,就被你们这群狗东西毫无依据,不问缘由地骂了三次!”
越说越气,李蒙直接转头对着李世民喊道:“李二凤,老子不干了!夏洛,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