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叶老婆子也是想一起去看看自家的地的,然而大娘三娘都还小,叶淮川又躺着,属实走不开,便只能让唐雪裕一个人去。
唐雪裕并没有将林氏的事说出来:“确实是归了别家了,不过我已用银钱买回来了。”
叶老婆子听说买回来了倒也放了心:“那可一定要将银钱补足才好,别家也是辛辛苦苦种了的,费了神。”
唐雪裕知道叶老婆子心善,她也不想那些乌糟事让叶老婆子烦心,只点头说:“放心吧,奶奶,我比旁家都给的多一些,没让他们亏。”
叶淮川却有些不放心:“当真如此简单便将地拿回来了?”
唐雪裕笑了笑说:“哪有那么复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不是简单?我现下要和三嫂三哥一同去县里了,你有没有什么要我帮着买的?”
叶淮川摇了摇头:“多加小心,早些回来便是。”
唐雪裕见他从昨日开始就一直坐在炕上没有动弹,虽说这屋子向阳,炕也就在窗户旁边,但总归闷在房里也是不舒服的。
她想了想便问:“不如我让三哥背你到院子里晒晒太阳?”
叶淮川思索了一番,终是拒绝:“不必了,我坐这便好。”
唐雪裕看出他是在介意腿的事,安抚说:“放心吧,你的腿肯定很快就能治好的。”
叶淮川估摸着她不过是在说些宽慰他的话罢了,但还是点了点头,不想她太失落。
唐雪裕也没再强求,赶着驴车就出发了,也是巧,刚好今儿个是十月廿九,而平安县每旬逢三六九就会有集市,东西多且便宜。
三人一同逛着集市,唐雪裕边逛边打量着平安县,上回来得匆忙,都没时间看,如今细细瞧来,她才发现这平安县比起东阳府来说并不算差。
这种不差倒不是建筑上的,而是指的是纪律上的。
世人总说上行下效,想也是东阳府自己做得好,平安县才会有样学样,虽说是个县,但竟能做到和东阳府一样的井井有条。
哪怕今日有集市,这街道上也丝毫不见杂乱,甚至还有专人管辖,不仅管秩序,也管卖东西的价位,以防哄抬物价之人的出现。
唐雪裕买了些工具还有砖瓦,又特地买了份文房四宝,这才和三哥三嫂一同回去。
有了叶学知的帮忙,很快就将之前破了屋顶的那间屋子给修葺好了,唐雪裕又趁机让叶学知帮着一起将灶一并挪到了这间屋子里。
这个院子原先是将灶弄在外头的,如今还没到真正冷的时候,等真冷了起来,那在外头生火做饭是肯定遭不住的,因此唐雪裕早便想好了要将灶挪屋子里头来。
“今儿个可真是要多谢三哥的帮忙了。”唐雪裕看着焕然一新的灶房感慨道。
叶学知摸了摸脑袋,嘿嘿一笑,倒是王氏在一旁说:“我还要谢谢弟妹将驴车带了去呢,不然这许多东西,我们如何拿得回来?”
唐雪裕又留着三房一家用了晚饭,然后才将他们送了回去,待回来时她刚好和隔壁的林氏碰上。
林氏倒也没说什么,只假模假样地点头示好,唐雪裕也点头示好,径自回了院子。
叶老婆子正打量着那焕然一新的灶房,大娘三娘看着也都很开心,如今两小娃也都帮衬着做饭,这灶房也算是她俩常去的地方了。
叶老婆子笑着说:“以后等开春了,院子里还能养些鸡鸭,到时候也能有鸡蛋吃,日子就又和先前一样了。”
唐雪裕点了点头:“是啊,奶奶您就安心住着吧,等天气暖了,我就给您买些鸡苗鸭苗回来,你要还需要些什么,就同我说,我一并记着。”
叶老婆子‘诶’了一声,就带着大娘三娘一同去了主屋,主屋里烧了火,因此暖烘烘的。
白日里头一般就只烧叶淮川在的主屋的火,叶老婆子住的偏屋只有晚上睡觉才烧,这样也省秸秆。
叶老婆子甫一进去,就感慨万分地说:“淮川啊,如今这院儿的灶房可大了,比以前在叶家村的时候都大上不少!”
叶淮川放下手中的书卷:“奶奶喜欢就好,若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可一定要说出来。”
叶老婆子摆手,又对唐雪裕说:“如今那地,别家既然已经种了东西,我看咱干脆就继续种下去,这样明年也能得收成。”
唐雪裕犹豫了下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奶奶,我是打算将它全都拔了,让土休息个冬日,来年开春再种的。”
而且她还打算趁机将空间里的灵田土和地里的土混起来用,这样种出来的东西想必会更好。
叶老婆子有些不解:“全都拔了?那可得浪费多少哟?”
唐雪裕将土的事儿解释了一番:“想必或许是种的人不懂,所以才让土受了累,若是不好好养个几个月的话,便是种了,也得不了多少东西。。”
叶老婆子也是活了几十年的,哪里看不出其中的关窍,只摇了摇头:“我看是压根没上心,罢了,既然这样的话,那可得好好养养,别让这田废我们自家手上。”
唐雪裕点头以示赞同,叶老婆子又问:“孙媳妇儿啊,你今日去县里,可有找到好的大夫?”
大夫一事一直是叶老婆子心里最为挂念的事,虽说如今来福村条件也还算不错,但她终究还是想要找到一个好的大夫的。
唐雪裕看了眼叶淮川,然后摇了摇头:“县里没有呢。”
叶老婆子长叹口气,脸色是难掩的失望,叶淮川宽慰说:“奶奶,此事本就不急在一时,您不要太担心了。”
叶老婆子虽然没多说什么,但明显兴致已然不高了,只又聊了一会儿,便带着大娘三娘回了偏屋。
唐雪裕又收拾了一会儿,这才坐在炕上帮叶淮川按着腿:“看来奶奶还是很担心你的腿啊。”
叶淮川没有回答,转而说:“如今这屋子每日都很暖和,倒也不必日日都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