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夫人也来福星楼捧场的消息不胫而走,青阳县有头有脸的人家差点都疯了,谁也没听过福星楼与县令大人有什么私交啊,居然能让县令夫人纡尊降贵前去捧场!
原本还觉得区区一乡下丫头的生意佟家都这么给面子实在有失身份,现在没收到邀请的人只觉得遗憾,因为今日福星楼三层只接待有请柬的客人,正式对所有女客开放还得等明日。
不过饶是如此,青阳县有头有脸的人家还是陆陆续续聚集到了福星楼,有的在附近的茶楼坐下,密切关注三层的情况,有的干脆直接进了福星楼,一层人流量大,他们是不愿意呆的,但二层就显得高雅多了。
来得早的将包间包下,让身边随从关注三层的情况,自己还能呼朋唤友玩个桌游。就算来得晚了也没事,半包围的卡座也算清幽,点一杯饮品,既休闲又能及时注意楼上的情况。
这些人也难免好奇三层到底做的什么买卖。
此时宋夫人等人已经在三层落座了,正很有兴致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整个三层本来全是包间,被满月拆了一部分墙壁后,整个空间只剩下几根支撑的圆柱,其余地方变成了一个大片的无遮挡空间,然后按照区域划分成了几个部分。
一部分专门卖彩妆,现代社会光是口红颜色怕是就有成百上千种,更不用说其余繁杂的彩妆用品,满月只挑选了其中一部分,比如素颜霜、口红、眼影、眼线笔等,颜色也都是大众接受良好的基础色,但光是这样也摆了满满五六个架子。
另一个区域则是各种首饰,她甚至大虞朝厉害的工匠制作出的首饰十分精美复杂,比这方面的话现代社会的机器制品并无优势,但若是拿出各种雕刻后的宝石呢?现代社会的宝石经过复杂的加工之后呈现出来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模样,可是大虞朝的水平很难达到的,毕竟光是几千目的砂盘就是这边达不到的工艺。
除此之外还有大虞朝还未出现过的一些矿石支撑的首饰,不做顶级奢侈品,只图个新鲜有趣也能卖出不少了。
第三个区域则是各种穿戴甲,满月还未穿越之前是个疏于打扮的人,不是必要场合不化妆也不戴首饰,唯独喜欢折腾自己的指甲。
所以她原本想在大虞朝搞出个美甲屋的,但美甲师好像只能她自己上了,她可不想一天天只坐在那帮客人做指甲,何况紫外线灯之类的也不好拿出来用,最后便退而求其次,搞了个穿戴甲专区。
大虞朝的女子自然也染指甲,用的是鲜花之类的物品,颜色自然没多少选择,操作一次也比较麻烦,但爱美的女子依旧乐此不疲。
像佟夫人还特别热衷帮女儿染指甲,因为佟香梅能隐约看到指尖的颜色,此时她看到这满墙漂亮又华丽的穿戴甲,已经在脑海里想象哪副更适合女儿了。
第四个区域摆放的是香水,大虞朝也有玻璃和水晶,所以满月很是大胆的将香水瓶子摆满了高高低低的展示架,就算没有射灯加持,通透到没有一丝瑕疵的玻璃瓶依旧马上吸引了宋夫人的注意。
宋夫人出身江南,虽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家族,但也算见多识广,立刻注意到这些瓶子的通透只怕比皇家用品也不遑多让,心中又惊又喜。
惊的是发现满月比自家老爷说的还神秘,居然随随便便能拿出这么多堪比贡品的玻璃,喜的是这些东西若能作为青阳县的特产被选做皇家贡品,对自家老爷的升迁自然大有助力。
不过宋夫人很沉得住气,心中所思没表露出分毫,只打算回去与宋大人商量过后再做打算。
三层还有第五个区域,并不是专卖某样东西的地方,除了各色饮品、精致的小食外,还有一些女客可能用得上的商品。
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反射着烛光的大大小小的镜子,陈秀兰因为经营着饭馆,平日里既没有多少机会化妆也没办法留指甲,首饰也只有脖子上的一条红绳,更不可能喷气味浓郁的香水,所以对其他区域的商品只是一扫而过,注意力很快就被镜子吸引了。
一开始只是因为这一片光芒被反射出来显得特别明亮,陈秀兰好奇地走过去查看,结果在一面方形的桌面镜中看到清晰的人影。
陈秀兰吓了一跳,差点以为闹鬼了。
不过在喊出来前,她发现“鬼”跟自己穿得一模一样。
满月也在这时候走过来介绍:“陈姐,这种镜子是不是比铜镜好用多了?”
“这,这居然是镜子?”
陈秀兰一句话把其他人的注意力也吸引过来了,宋夫人走过来,也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再好的涵养也没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过这个举动完全不显眼,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这么做了。
宋夫人定了定神,问:“满掌柜,这镜子可能拿起来看看?”
“自然。”满月拿起一个手持镜递给宋夫人的丫鬟,后者用一种几乎虔诚的态度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递给了主子。
宋夫人拿起来举到面前,镜子里的自己连眼角的细纹也看的清清楚楚,她甚至看到了左耳上方有一根细细的白发,想是掩在诸多黑发中没被丫鬟发现。
宋夫人心想,这镜子倒是将人的缺点照得太过清楚了。
但话虽如此,让她选的话也想要这样的镜子。
她又将镜子翻过来,背面是金属雕刻的花鸟纹,倒是没有那么惊艳了。
不过那又有什么要紧呢?宋夫人相信这样一个小小的手持镜若是拿出去,再昂贵也会被疯抢的。
她翻转着镜子,问:“不知此物作价几何?”
满月立刻介绍:“手持镜分大小两种款式,大号的二两银子,小号的只需四百文,其余的镜子也根据大小不同,从八百文到五两的都有,若是需要可照出全身的落地镜也可定制,不过最简单基础的款式也需八两。”
宋夫人大吃一惊,差点将“这么便宜”直接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