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脸色阴沉:“证据确凿,你有何话说?”
狄仁杰将慕容雪所查之事一一禀报,并恳请武则天详查。
武则天沉思片刻:“若你所言属实,朕自会还你公道。但若有半句虚假,定不轻饶。”
狄仁杰谢恩退下。
然而,武三思岂会让狄仁杰轻易翻身。他再次买通宫中太监,在武则天耳边吹风,称狄仁杰巧言令色,不可轻信。
武则天心中又生疑虑。
狄仁杰回到府中,等待武则天的裁决。日子一天天过去,依旧没有消息。
此时,京城中关于狄仁杰的流言愈演愈烈,百姓们也开始对狄仁杰产生怀疑。
“难道狄大人真的通敌叛国?”
“看如今这情形,怕是八九不离十。”
狄仁杰听着这些传言,心中悲愤交加。
“我狄仁杰一生为朝廷,为百姓,竟落得如此下场。”
但他并未放弃,依旧与慕容雪、卫瑛一起寻找更多的证据,以证清白。
狄仁杰与慕容雪、卫瑛在困境中不懈探寻,然而武三思的阴谋却如浓重阴霾,难以轻易消散。
一日,狄仁杰收到一封神秘信件,信中暗示他身边亲近之人已被武三思收买。狄仁杰看罢,冷哼一声,将信件付之一炬。
“此乃武三思的离间之计,我狄仁杰岂会轻易中计。”狄仁杰心中坚定,对慕容雪和卫瑛的信任毫不动摇。
此时,武三思又施一计。他故意在京城散布谣言,称狄仁杰为脱罪,欲嫁祸他人。此谣言迅速传播,百姓们的指责愈发激烈。
狄仁杰深知,若不尽快查明真相,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时刻,卫瑛在追查线索时,发现武三思与暗影会有暗中勾结。经过深入探查,卫瑛怀疑暗影会藏有武三思阴谋的关键证据。
狄仁杰当机立断,决定带领卫瑛和慕容雪夜探暗影会。然而,暗影会戒备森严,他们刚一靠近便被发现。
“来者何人,竟敢擅闯!”暗影会成员怒喝。
狄仁杰表明来意,却遭暗影会众人嘲笑。
“狄仁杰,你自身难保,还妄想从我们这里得到证据,简直是痴人说梦!”
狄仁杰毫不退缩,与暗影会众人周旋。怎奈暗影会态度强硬,双方陷入僵局。
就在此时,武三思得知狄仁杰的行动,又派出杀手前来,企图将狄仁杰等人一网打尽。
一时间,狄仁杰等人腹背受敌。但他们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且战且退。
“大人,情况危急,如何是好?”慕容雪焦急地问道。
狄仁杰目光坚毅:“莫慌,定有办法。”
在混乱中,狄仁杰发现暗影会内部似乎并非铁板一块,有部分成员对武三思的所作所为也心存不满。
狄仁杰决定从这部分人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诸位,武三思阴险狡诈,若任其作恶,你们也迟早会被其出卖。”
终于,有几名暗影会成员被狄仁杰说服,偷偷将证据交给了他。
狄仁杰满怀希望,带着证据准备面圣。可在进宫途中,武三思早已买通宫门守卫,百般阻拦。
“狄仁杰,你这罪人,还妄图面圣!”守卫们凶神恶煞。
狄仁杰大义凛然:“我有重要证据呈于陛下,谁敢阻拦!”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慕容雪机灵地绕路进宫,求得了武则天的口谕,狄仁杰这才得以进宫。
见到武则天,狄仁杰跪地呈上证据:“陛下,此乃武三思阴谋的铁证,请陛下明察。”
武则天接过证据,脸色阴沉。
武三思却在一旁巧言诡辩:“陛下,此乃狄仁杰伪造,欲陷害微臣。”
武则天一时难以决断,陷入沉思。
狄仁杰心急如焚,再次叩头:“陛下,若臣有半句虚言,愿受严惩。”
此时,朝中几位正义之臣纷纷站出,为狄仁杰求情。
武则天权衡再三,决定重新详查此事。
狄仁杰出宫后,深知最终的胜负仍未分晓,继续与慕容雪、卫瑛寻找更多证据,以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回府之后,狄仁杰深知武三思不会善罢甘休,定然还会想尽办法阻挠真相大白。
果然,没几日,狄仁杰府上莫名出现一些诡异之事。夜里时常传来阴森的哭声,府中的物件也会莫名移动位置,就连狄府的井水都变得浑浊不堪,散发着一股恶臭。下人们皆人心惶惶,皆道是有邪祟作祟。
狄仁杰却深知,这定是武三思的又一毒计,妄图以此扰乱他的心智。
“莫要惊慌,此乃奸人伎俩,待我查明真相,自会还府中安宁。”狄仁杰安抚众人道。
与此同时,朝廷中支持狄仁杰的大臣也遭到武三思党羽的打压排挤,形势愈发严峻。
而武则天那边,虽口头上说要详查,但迟迟未有明确的旨意。狄仁杰心中忧虑更甚,却也只能强打精神,继续寻找有利的证据和证人。
次日,狄仁杰在街上偶然听到有人议论,说是知晓一些关于武三思阴谋的内幕。狄仁杰赶忙派人去寻,却发现此人已离奇失踪。
“武三思,你这恶贼,手段竟如此卑劣!”狄仁杰怒不可遏,却又深感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