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在府中与谋士密谋,决意对狄仁杰施以致命一击。
“狄仁杰屡次坏我好事,此次定要让他永无翻身之日。”武三思面色阴鸷。
谋士献计道:“王爷,狄仁杰为人谨慎,寻常手段难以对付。不如从他的家人入手。”
武三思眼睛一亮:“如何操作?”
谋士道:“狄仁杰的侄儿狄英在书院读书,我们可派人在书院制造事端,诬陷狄英偷盗同窗之物。再买通书院先生,对狄英严加惩罚,令狄仁杰分心。”
武三思点头称善。
不久,狄英在书院被同窗诬陷偷了贵重玉佩,先生不问青红皂白,便要对狄英杖责。狄英百般辩解,却无人相信。
消息传到狄仁杰耳中,他心急如焚,却又分身乏术。
“大人,此事蹊跷,恐是武三思的阴谋。”慕容雪说道。
狄仁杰眉头紧锁:“我深知此乃奸计,可英儿尚在困境,我怎能不顾。”
就在狄仁杰准备去书院之时,武三思又出一招。
他派人在狄仁杰的官衙中埋下伪造的通敌书信,然后派人举报狄仁杰私通外敌。
朝廷闻风而动,派出官员前来调查。
狄仁杰陷入两难,一边是侄儿的困境,一边是自身的清白受到威胁。
此时,卫瑛挺身而出:“大人,您先去处理公子之事,这边我来应对。”
狄仁杰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匆匆赶往书院。
在书院,狄仁杰见到了满脸委屈的狄英。
“叔父,孩儿冤枉。”狄英哭道。
狄仁杰安抚道:“英儿莫怕,叔父定还你清白。”
经过一番调查,狄仁杰发现这是同窗嫉妒狄英学业出众,故意陷害。
正当狄仁杰解决了书院之事,准备回府时,却传来消息,卫瑛在官衙中被调查官员严刑拷打,已生命垂危。
狄仁杰大惊,急忙赶回。
原来,武三思买通了调查官员,对卫瑛严刑逼供,要他承认狄仁杰通敌。
狄仁杰怒不可遏,与调查官员理论。
“大人,下官也是奉命行事,证据确凿,不得不办。”调查官员说道。
狄仁杰深知这所谓的证据乃是伪造,却一时难以辩驳。
就在狄仁杰焦头烂额之际,慕容雪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大人,我发现这些所谓的证据有多处破绽,似乎是匆忙伪造而成。”慕容雪说道。
狄仁杰精神一振:“细细查探,定要找出幕后黑手。”
然而,武三思岂会坐以待毙。
他再次出招,派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说狄仁杰为救侄儿,不惜贿赂书院先生,又为掩盖通敌之罪,企图杀害证人。
一时间,京城舆论纷纷,狄仁杰的声誉受到极大损害。
狄仁杰在困境中艰难应对,却始终未察觉这一切皆是武三思的连环计。
狄仁杰面对这愈发险恶的局势,心中忧虑重重,但他的意志却愈发坚定。
“我狄仁杰一生清正,岂会被这等奸计所打倒。”他暗自咬牙道。
慕容雪加紧对证据破绽的追查,日夜不休。而狄仁杰则四处奔走,试图寻得有力之人相助,以证自身清白。
就在此时,武三思又暗中指使手下,在狄仁杰的府邸周围制造事端。夜里常有不明身份之人投掷石块,惊扰府中众人。甚至有一日,厨房竟莫名起火,虽未造成重大损失,却也让府中上下人心惶惶。
“大人,这定是武三思的卑鄙手段,意在扰乱我们的心神。”慕容雪气愤地说道。
狄仁杰面色凝重:“莫要慌乱,越是此时,越要冷静应对。”
而卫瑛伤势渐愈,不顾身体虚弱,也投入到为狄仁杰洗刷冤屈的行动之中。
经过几日的艰难查探,慕容雪终于有所发现。
“大人,我查到那诬陷您通敌的书信所用纸张,乃是宫中特有,且近期只有武三思的府上曾有领用记录。”慕容雪兴奋地说道。
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此乃重要线索,可凭此向朝廷申诉。”
正当他们准备行动之时,武三思却先一步在朝堂上向武则天进言,称狄仁杰罪行确凿,不可姑息。
武则天听闻,龙颜大怒:“狄仁杰若真有此等大逆不道之举,定当严惩。”
狄仁杰得到消息,深知局势危急,若不能尽快扭转局面,后果不堪设想。
他决定冒险入宫面圣,亲自向武则天陈述真相。
在皇宫外,武三思的手下百般阻拦。
“狄仁杰,你犯下重罪,还妄图面圣狡辩!”
狄仁杰义正言辞:“我狄仁杰忠心耿耿,定要向陛下说明实情。”
一番争执后,狄仁杰终于得以入宫。
见到武则天,狄仁杰跪地叩头:“陛下,臣被奸人诬陷,实乃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