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安道:“吾等行事当隐秘,勿露马脚。且速战速决,趁狄仁杰未及反应,先成其事。”
三人又细细商议诸多细节,直至夜深。
来俊臣起身,拱手道:“王大人,此番若能成功,吾等当可高枕无忧。”
索元礼亦道:“但愿一切顺遂。”
王承安面色凝重,道:“切莫掉以轻心。狄仁杰非等闲之辈,吾等务必小心应对。”
三人遂各自归去,准备依计行事。
三人谋划之后,王承安率先开口道:“吾等此番虽有计策,然此事重大,仅靠吾等之力,恐难竟全功。吾以为,仍需将此事交于梁王定夺。”
来俊臣眉头紧皱,道:“王大人所言甚是,只是那梁王如今欲置身事外,怕是不愿插手。”
王承安冷哼一声:“梁王想坐山观虎斗,独善其身,那可不行!如今咱们皆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索元礼在一旁点头附和道:“不错,有了梁王这棵大树,咱们方能与狄仁杰他们放手一搏。”
来俊臣面露忧色,道:“话虽如此,可如今梁王不见咱们,那当如何是好?”
王承安目光闪烁,心中已有计较,说道:“吾有一计。如今这密信在咱们手中,此乃关键之物。吾等可修书一封,将此间利害关系与吾等之谋划详细告知梁王,并附上此密信。信中言明,若梁王不出手相助,一旦狄仁杰查明真相,吾等皆难脱干系,届时定会牵连梁王。且告知梁王,吾等之计若成,不仅可解当下之困,更能巩固其权势。吾料想,梁王见此信,定会接见咱们。”
来俊臣与索元礼听后,略作思索,皆点头称是。
王承安当即挥笔疾书,洋洋洒洒写就一封长信。信中言辞恳切,将局势分析得透彻明晰,又将所谋之事描绘得滴水不漏,让人读罢觉得大有可为。
写毕,王承安唤来亲信,叮嘱道:“你务必将此信亲手交予梁王,不得有误。”
亲信领命而去。
三人在府中焦急等待回音,心中忐忑不安。
过了两日,仍无消息传来。来俊臣坐不住了,在厅中来回踱步,道:“王大人,这都两日了,怎的还无动静?莫不是梁王仍不愿见吾等?”
王承安心中亦有些许不安,但仍强自镇定道:“莫急,再等等。梁王定需时间斟酌思量。”
又过了一日,终于有梁王府上的人前来传话。
“王大人,梁王有请。”
王承安等人闻之,心中大喜,赶忙整衣前往梁王府。
到了梁王府,门房将他们引入书房。
梁王武三思端坐于案前,面色阴沉,道:“尔等好大的胆子,竟将这等麻烦事推到本王面前。”
王承安赶忙上前,躬身行礼道:“梁王息怒,此事关乎吾等生死存亡,实不得已才来扰梁王清静。”
来俊臣也道:“梁王,吾等深知此事重大,若无梁王相助,吾等必败无疑。”
索元礼接着道:“还望梁王念在往日情分,出手相救。”
武三思冷哼一声:“哼,本王本欲置身事外,不想被你们拖下水。且将你们的谋划说来听听。”
王承安忙将计划详细道来,又呈上那封密信。
武三思看罢,沉思良久,道:“此计虽有几分可行之处,但风险亦不小。若事败,后果不堪设想。”
王承安道:“梁王放心,吾等已深思熟虑,定当小心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武三思又思索片刻,终是点了点头,道:“罢了,本王就信你们这一回。但此事务必谨慎,切不可走漏风声。”
王承安等人连忙谢恩:“多谢梁王,吾等定当不负所托。”
从梁王府出来,三人心中总算有了些底气。
王承安道:“如今有梁王支持,吾等当全力以赴,依计行事。”
来俊臣与索元礼应声道:“是,定当不辱使命。”
在张生的巧言蛊惑之下,李进和赵佑对娄师德的怨恨愈发深重。
张生在与他们会面时,添油加醋地描述着所谓的“真相”,声称娄师德等人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故意设下圈套让他们往里钻,伏击之事更是早有预谋,目的就是要除掉他们以绝后患。
李进本就性格冲动,听了张生的这番话,怒不可遏,咬牙切齿地骂道:“娄师德这老儿,竟如此心狠手辣,我定与他不共戴天!”
赵佑虽较为沉稳,但也被张生的言辞所迷惑,心中的怀疑渐渐变成了确信,对娄师德的信任彻底崩塌。
而朔州城也因他们的情绪和言论被搅得满城风雨。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和谣言满天飞。有的说娄师德是奸臣,背信弃义;有的说这背后有更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