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三,祭灶日。
归林居里飘着麦芽糖的甜香,小安踮脚往灶台边的青瓷碗里撒炒芝麻,沈芋正用竹筷给新蒸的糖火烧点红点——这是边疆百姓过年的老规矩,讨个“日子红火”的彩头。
“砰”的一声,木门被撞开。寒风卷着雪粒子灌进来,撞得墙上挂的辣椒串哗哗作响。
沈芋手中的朱砂笔一顿,抬眼便看见门槛处站着三个衣着单薄的身影:
霍祁的娘亲王氏身材肥胖,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身上裹着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青布衫,袖口处还沾着些许草屑。
她的丈夫霍老大则是缩着脖子,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腰间却别着一个半旧的皮钱袋,似乎里面装着一些钱财。
而霍祁的弟弟霍老二则躲在父亲身后,只露出半张脸,脚上竟然穿着一双半新的棉靴,与他那破旧的衣裳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王氏一走进门,就像一只猎犬一样,抽动着鼻子,嗅着空气中的香味,径直朝着灶台边走去。
她的目光落在案上的糖火烧和酱肘子上,那贪婪的眼神仿佛要把这些食物都吞进肚子里去。
“哟,好香啊!”王氏咂巴着嘴,嘴里嘟囔着,“这是谁做的呀?真是太好吃了!”
然后,她转过头,看向屋子里的其他人,开口问道:“祁哥儿呢?让他出来见见娘!”
听到王氏的话,小安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芝麻罐,她有些紧张地看着王氏,下意识地往沈芋的身后躲了躲,似乎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王氏有些害怕。
正在后院劈柴的霍祁听见动静,握着斧头大步流星走进来,斧刃上还沾着新砍的松木屑:“你们怎么来了?”
王氏抹了把眼角,干嚎起来:“造孽啊!你爹昨儿摔断了腿,家里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话未说完,霍老二忽然踉跄着往前栽,露出藏在袖中的半块酱牛肉,油津津的包装纸还印着归林居的暗纹。
沈芋盯着那包装纸,唇角微讽。上月她特意在送给熟客的酱牛肉里夹了张印着“归”字的油纸,不想竟成了眼前人撒谎的破绽。
她擦了擦手,从橱柜里取出个粗陶食盒,里面盛着昨日剩下的羊肉萝卜汤:“上回断亲书写得明白,此后各不相干。这汤你们带回去,算是最后一点情分。”
“情分?”霍老大突然嚷嚷起来,伸手就要去抓柜台上的银钱匣子,“当年娶你的聘礼,还有祁哥儿的抚恤金,都被咱爹拿去换了药——”
话到一半,他的目光忽然落在墙上新挂的“军民同乐”石碑上,喉结滚动,“如今你们在边疆过得风光,就不管老家的爹娘死活了?”
食客们纷纷侧目。坐在角落的老猎户重重放下酒碗,手按在腰间的猎刀上:“欺负妇道人家?老子的猎枪可不认人。”
霍祁的脸色铁青,斧头“咣当”砸在地上:“那年我重伤昏迷,你们把我娘子的嫁妆和我的伤银全卷走,如今还有脸提?”
他忽然注意到王氏袖口露出的半截红绸,正是三月前沈芋送给隔壁刘大婶的喜布,“身上穿的戴的,哪样不是用我们的钱置的?”
王氏被戳破谎言,恼羞成怒:“你个不孝子!当初要不是我们把你赶出去,你能在边疆娶上会赚钱的媳妇?”
她突然扑向灶台,抓起刚出锅的糖火烧就往怀里塞,烫得直吸气却不肯松手。
小安急得直跺脚:“奶奶偷我们的火烧!”
沈芋按住孩子的肩膀,从抽屉里取出张泛黄的宣纸——正是上次断亲时请里正写的文书,朱砂印泥还清晰可见:“按律,断亲书具法律效力。若再纠缠,我便去州府击鼓。”
霍老二见势不妙,扯了扯王氏的袖子:“娘,别闹了,他们这儿食客多,传出去咱老霍家的脸面——”
“脸面?”沈芋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声音中充满了鄙夷和不屑,“你们卷走救命钱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还有脸面?”
她的目光如寒星般冰冷,直直地盯着眼前的人,仿佛要透过他们的外表看到他们内心的丑恶。
说完,沈芋猛地转过身去,不再看他们一眼。她快步走到一旁的食盒前,打开盖子,从里面取出几个菜团子。
这些菜团子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却是沈芋精心制作的。她把它们紧紧地握在手中,感受着那微微的暖意。
然后,沈芋走到王氏面前,将菜团子一股脑儿地塞进了她的怀里,冷冷地说道:“这些够你们撑到开春了。”
王氏有些惊愕地看着怀里的菜团子,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沈芋见状,眼中的冷漠更甚,她毫不留情地继续说道:“若是你们再敢登门,就休怪我对你们不客气了!”
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其中蕴含的决绝和威胁却让人无法忽视。说完,沈芋便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留下王氏等人在原地,面面相觑。
暮色渐深时,三人骂骂咧咧地走了。小安趴在窗台上,看着他们怀里鼓囊囊的食盒,忽然奶声奶气地说:“娘亲,他们像讨食的野猫,给了吃的还想偷鱼。”
沈芋被逗笑,摸了摸孩子的头:“野猫喂不饱,咱们不喂就是了。”她望向灶台,新煨的羊肉汤正咕嘟冒泡,撒了把系统今早奖励的党参片,香气愈发醇厚。
夜里,霍祁坐在门槛上擦斧头,火光映着他紧绷的下颌:“连累你了。”沈芋递来一碗热汤,汤面上漂着金黄的油花: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当年你护着我在边疆站稳脚跟,如今我护着你断了这门子烂亲,不是该当的?”
小安抱着枕头钻进两人中间,手里还攥着半块没被抢走的糖火烧:“爹爹别生气,明日我给你烤蜂蜜饼,比奶奶偷的还甜。”
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照着食肆门前的石碑,“军民同乐”四个大字在夜色里泛着冷光。
沈芋望着橱柜里码得整整齐齐的粗陶碗,忽然想起系统前日的提示:
【检测到宿主化解家庭危机,奖励“和气生财”食谱——八宝豆腐】。
炭火噼啪作响,沈芋往灶里添了把新柴。明天还要教新来的徒弟揉面,还要去市集采买年货,还要给小安缝件新棉袄——
日子很忙,却踏实得像案板上揉匀的面团,每一丝纹路都透着温暖的烟火气。
至于那些妄图来分一杯羹的人,就像灶膛里的残灰,风一吹便散了。这归林居里的热汤与灯火,从来只属于懂得珍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