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悄悄告诉苑心,几个丫鬟被罚的原因,警告她要小心,不要卷入不该管的事情。
苑心感激小月的好意,也会偶尔透露一些浮宁院的消息给小月,以防苏悦宁将来再有什么举动,影响到身边的丫鬟时,苏瑾瑶可以出手相助。
听到这件事,苏瑾瑶轻轻叹了口气:“知意真是个可怜的人。”
小月也深感同情。
跟着这样的主子确实不容易。
其实,苏府曾经不是这样的,大姑娘从前是个受人称赞的好主人,性格温和宽容。
不知从何时起,她变了,变得表面温柔实则心机深沉,所谓的宽容也只是对某些人,而原本的和善已经变成了刻薄。
在浮宁院服侍的丫鬟们现在都苦不堪言,有门路的都在想着办法离开这里。相反,苏瑾瑶这边的院子却成了众人向往的地方。
“姑娘有没有办法帮帮知意?”小月问道。
苏瑾瑶微微一笑,“帮她并不难,那宁母只是个普通人,在我们这样的官宦家庭面前不敢造次。苏悦宁只是不愿意为身边的人出头罢了。”
说完,她招手让彩霞过来,让她传达一个信息给怀景:“就说那书生虽然因为苏府失去了前程,但大姑娘心中不忍也是情有可原,越是这样越是要确保苏府清白。
如果府中的小丫鬟的手镯落在她们手里,未来可能会带来麻烦。”
彩霞睁大了眼睛,“这就完了?”
苏瑾瑶轻轻敲了敲她的头,“话不在多,而在精。去吧。”
彩霞带着满心的疑惑出发,又带着满脸的惊讶回来。
“真没想到,怀景竟真的派人去了宁府要回了知意。说是大姑娘身边的贴身丫鬟,首饰怎能随便丢呢。这么简单的事,大姑娘居然……”
彩霞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她知道苏悦宁的身份,所以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毕竟自己是从浮宁院出来的,看到知意那副可怜的模样,彩霞感同身受。苏悦宁也觉得知意是个值得同情的人。
“日后你若有能力,不妨多帮衬她一些。”她虽没有明确表示要将知意调到身边伺候,彩霞也没有提出这样的请求。
跟在苏瑾瑶身边久了,彩霞深知这位主子的好。她有决断力,不会做糊涂事,待下人宽厚和蔼。
犯错时,她会直接指出,让你明白错误所在,提醒你不再重犯,绝不会表面和谐而背后使绊子。
能来到苏瑾瑶身边,已经是极大的幸运。彩霞不会因为一个背景不明的人而危及主子的未来。
主仆俩聊了一会儿,这时外院传来消息,说银镯子已经取回来了。
考虑到大姑娘可能想避嫌,不便公开处理这件事,苏瑾瑶领会了其中的意思,轻拍彩霞的手示意她去接收镯子。
彩霞如今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女孩,她理解主人的心思,在送走外院的小厮后,亲自前往浮宁院。
过去,浮宁院是不容易进出的地方,方姨娘在的时候,这里简直固若金汤。
但现在时过境迁,方姨娘不在了,苏悦宁也不太在意管理,浮宁院早已人心涣散,漏洞百出。
此时,知意正在院子里哭泣。尽管她是苏悦宁的贴身丫鬟,但她住的是四人间的厢房,条件并不优越。
见有人进来,她擦干眼泪,强硬地说:“不是说好了今晚不要来找我吗?”
苑心语气平和,“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但闷在心里只会让自己更难受,难道这样就能改变什么吗?”
知意听后,再也忍不住,趴在枕头上痛哭。
苑心走上前,手中晃动着某个东西。
一声清脆的铃铛响,让知意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眼中瞬间闪烁出惊喜的光芒。
“我的镯子,它怎么会在你这儿?”她惊讶地问道。
她和苑心过去并不亲密,甚至因为同为主人的贴身丫鬟而有些暗中较劲。但此刻,知意心中对苑心很是感激。
苑心指向了站在她身后的彩霞,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姐妹,我们曾在大姑娘的院里一起服务。她运气好,现在在二姑娘身边做事,那里的生活真是让人羡慕,连说话主子都愿意听。”
彩霞腼腆一笑,立刻赢得了知意的好感。
“多谢姐姐。”知意握紧镯子,站起身来行礼表示感谢。
“别这么客气。”彩霞连忙扶住她,微笑道,“我本来只想把镯子交给苑心,让她转交给你。但苑心坚持要我亲自送来。
其实我家二姑娘说这不算什么大事,只是举手之劳罢了。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姐妹,不必因此难过。”
知意苦笑了一下,眼中的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对于有些人来说,即使是举手之劳,他们也不愿帮忙。”
知意与苑心的目光交汇,苑心轻声劝慰道:“年轻的小姑娘,你可能还不懂我们在内宅生存的道理。今天跟你说这些,以后不会再提了,听或不听全凭你自己。”
知意赶紧擦掉眼泪,专心倾听。“作为丫鬟,我们的生计完全依赖于主子。如果主子有前途且善待我们,我们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回报。
但如果主子不明事理,只知道踩着我们往上爬,那么我们也必须为自己考虑,不能用自己的牺牲去铺就她的道路。”
知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理解了她们的意思:“我知道了,以前我太过争强好胜,伤害了姐妹间的感情。”
初到苏府时,她渴望在主人面前表现自己,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赏赐和晋升的机会。
但她逐渐意识到,成为大丫鬟并非易事,尤其是对外来者而言。
如今,她明白了,为了一个看似光明的未来而与人争得头破血流是何等愚蠢。彩霞见她已领悟,便不再多言,趁着夜色离开了。
苏悦宁没有察觉,一夜之间,她身边的仆人们似乎有了变化。
起初,她没注意到这些变化,因为最近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身边的仆人都不再反驳。
当她读书感到疲倦时,以前的丫鬟会提醒她完成作业,而现在她们则默默地接过她的功课替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