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浴室,江又年打算把床上的床单被套换下来洗掉,毕竟已经睡了一段时间了。
今天自己身上洗得那么干净,不换上干净的被单他觉得都不配他这几个小时的洗刷。
枕头一拿开,就看到了被压在床头的一本书。
江又年愣了下,随即放下枕头,转而把书拿了起来。
这本书?
他记得是他刚搬到20楼来的时候谢南州介绍给他看的书。
可是他只看了一部分,还没看完。
忽然间想起什么,江又年慌张把书翻到了内封面,只见那书名下面的一行斜体小字:
江城晚报 不秋 着
不秋!
这不就是不秋?
他刚刚就说那沐浴露上面的“不秋”两个字很是眼熟,原来是在这里。
可是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江又年最后只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谢南州是真爱这个作者,就连沐浴露都要买跟他同名的。
之前谢南州说过这个不秋是他很喜欢的作者,现在江又年信了。
不仅门前要种上不秋草,就连屋子里的香薰、沐浴露都是竹子的清香。
并且江又年想起了初见谢南州时他那身黑色的儒雅中山服上,也是绣着竹子。
所以这个不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竟然让谢南州这样的人物都能毫不掩饰地表达内心的喜爱。
江又年现在对这本书好奇了,不是因为书,是因为人。
他想看看,这不秋,到底是个什么人,竟然能够让谢南州成为他的粉丝。
想着,床单换到一半也不管了,江又年拿着书走到了书桌前坐下,打开台灯,重新开始看起来。
这次,是带着敬畏感和好奇心在读。
这本书叫《三号病房》,讲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小船的男孩,家境贫寒,姊妹众多。
小小年纪的小船每天都要去报社拿报纸到街上去卖。
报社刊登了很多不被当时的政界认同的思想,小船总是悄悄地卖报纸。
甚至看到警署要去报社抓人还会提前抄小道去报社通风报信。
久而久之,报社也把小船当成了社员,会让他留在报社吃饭,还会给他每个月发一笔薪水。
这笔钱给小船家捉襟见肘的日子带来了一丝宽慰。
当时的社长时常带着自家的孩子来报社,那是个跟小船差不多大小的男孩。
但是他不爱讲话,也不出来玩儿,小船只是见过他几次。
后来知道他叫长卿,听报社的先生讲是祈望身体健康,无病无灾的意思。
小船看见过几次,长卿在社长的办公室喝药,喝得脸皱巴巴的。
才明白,之所以给他取那个名字是因为他身体不好。
小船本来还觉得自己的名字随意了些,瞬间觉得贱名好,贱名好养活。
所以自己才无病无灾的,有哪里不舒服的,睡一觉就好了,哪里需要吃药呢?
刚开始小船还鼓起勇气跟长卿打过招呼,甚至还学着那些穿西装的先生的模样把手伸出去跟他握手。
但是长卿只是看着他的手,没有回握。
小船心里觉得长卿是嫌弃自己的手不干净才不愿意跟他握手的。
所以从那以后,小船再也没有主动跟长卿打过招呼,也没再想要跟他做朋友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