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羞得耳朵都红了,看都不敢看夏明嫣一眼,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封,双手伸直递上去:
“大姑娘,婚期太近,侯爷担心姑娘家里来不及准备,这是一点心意,可作补充之用。”
“还有一些东西……送到后角门了,姑娘叫人去取了,可以直接用作嫁妆。”
说完郭林把红封往丁嬷嬷手里一塞,不等夏明嫣开口,转身就一溜烟儿地跑了。
丁嬷嬷把红封交给夏明嫣,里面有两万两银子的银票,各种面额的都有,方便她花用。
夏明嫣的嫁妆一共也就值两万多两,华靖离一下子给了这么多:
“华家的家底这么厚?华侯也太大方了,伤得那么重还记得这件事。”
丁嬷嬷边走边低声道:“华家前朝时就是武将,历代簪缨,积攒是很丰厚的。只是华家军安置之法多是垦田种地,所以华家的庶务多是田庄和粮铺。”
“这不是关键时候也能给华家军供给一些粮草,他们家的子弟,要是不入行伍,便要做耕种之事。二姑娘倒也没说错,元京这些人私下里的确说他们土气。”
“不过老爷子、老太太都觉着这样不错,士农工商,这样反而踏实。这华侯……也是有心了,能想得这么周到,就是不知华侯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丁嬷嬷有些话没敢说出口,她就怕这冲喜的圣旨是华家主动求来的,这种时候有良心的人家该等一等才是……
夏明嫣很快就看出了丁嬷嬷的心事,笑了笑道:“这旨意一定是圣上的意思,钩翊侯府不会用成亲冲喜这种虚妄的方式,为华侯祈福。”
“这就是要把夏、华两家和兵部、华家军绑在一起,华侯与我都是这场安排中的棋子和符号。”
“何况有了圣旨,还能不计较我的嫁妆多少,还有此心意,已是难得。嬷嬷不必为我担心,这几日也多劝劝祖母,你们要相信,华侯会没事的。”
夏明嫣干脆让丁嬷嬷帮着派人把华家送到后角门的东西抬了回来,整整二十抬嫁妆,都是城内知名丝绸铺子和古玩铺子采买的,很是体面。
丁嬷嬷这才放下心来:“华侯这是担心姑娘被二姑娘比下去,给你撑嫁妆的,将来无论华侯怎样,这样的人家都值得相托。”
“先不说这些了,该想想这两万两如何用了。”
夏明嫣笑了笑,“嬷嬷,你是否知道军中那些退下来的老弱,还有落下伤病的子侄、兵士,住在元京附近的有多少?他们大多数在做什么营生?”
丁嬷嬷略微想了想:“华家军的倒是不少,因为华家世居元京,那些兵将很多籍贯就在元京和附近。”
“还有另外几个侯府的,退下来的兵将也有一些在周围,除了少数原本就出自高门,很多都是务农、做小买卖,甚至有些境况着实不好的,也有做工的。”
在大恒,侯府的府军的军饷、粮草,兵部出一半儿,自己出一半儿。
其中自己出的这一半儿,多数是没有战事的时候,靠兵士耕田和经营商路、镖局的产物,这部分产出只属于府军,不属于侯府。
像华家这样的,也会经常从自己府中拿银子贴补,可再如何贴补也赶不上人数众多,总有无法顾及到的。
夏明嫣心里有了主意,跟朱老太太回了话,就回去备嫁了。
夏明月这时候刚被夏庸数落过,楚氏陪着她回了东院儿,也开始数落她。
一项一项地点着聘礼单子上的东西,楚氏不得不劝她:“当初劝你选华侯,就是看中华家底子厚,华靖离又是承了爵的。”
“你反悔了,如今他重伤在身,不知将来,倒也算是歪打正着。可是,月儿,你这婚事不能再换了。”
“你之前当着夏明嫣的面是怎么说的?你说,你这辈子都要跟着李世子,你是想清楚的了。尤其是在这种场面上,你心里再想反悔,都得给我忍住。”
男子在外行事,最忌讳不忠不义,来回变换投效的人。
女子在婚事上也一样,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朝三暮四、朝秦暮楚,都是要坏名声的。
夏明月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她就是心里有气:“知道了,知道了,我就是说说,难道他们让我不高兴了,我还不能说了?”
“谁能想到那个叔伯那么会说话,不过……母亲,我相信这事儿跟阿玦哥哥没关系,我还不了解他?他一定只是想讨我喜欢,没想那么多,结果被底下人误解了。”
楚氏却不这么想,她让夏明月看着她的眼睛:“月儿,你说实话,你也见过何夫人好多回了,你觉得她可喜欢你?或者……端侯府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母亲,您想太多了。”
夏明月一个机灵,想也不想地道,“人家是侯府,家里又只有阿玦哥哥这一个男丁,怎么会拿不出这点聘礼?”
“我看,就是他们想借着圣上的旨意,把阿玦哥哥和我的婚事一起办了,讨圣上的欢心。圣上要是高兴了,说不准用不了几日就降道旨,让阿玦哥哥承爵了。”
“聘礼么,是匆忙了些,不得不凑一凑……那位叔伯不是说了吗?这些花木都是阿玦哥哥亲自带人挖采的,都是他的心意。母亲,我就中意她……”
夏明月不是一个无情的人,上一世她为了富贵选择了华靖离,其实情感上一直后悔。
不然,后来经历了那么多,也不会又跟李玦走到了一起。
楚氏想了想,到底还是选择顾全夏明月的感受:“但愿是我想多了,唉,即便真是那样,现在也不好反悔了。”
“月儿,你从小到大过得太平顺了,我也是怕你吃亏。李家人口简单,虽说借住着几位何家人,但那都是外人。只要你的主意拿正了,都好办。”
“只是你得答应我,凡事多留个心眼儿,有不顺心的,就派人回来告诉我。你父亲是兵部尚书,你外祖父是当朝左相,都能为你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