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颜看着她跑远的样子。
不由想起一个故人。
前世,她跟着霍耀行当县令时,遇到的一个姑娘。
因为自己送了她一对红头绳。
就在初一早上,光着脚丫走了近两个时辰的山路,把自己省下来的鸡蛋,送给她吃。
眼前的小女孩,竟跟她身影重合在一起了。
姚婆婆见她在意小女孩,便同她说起小女孩家的情况。
女孩生下来就不会说话。
她家的条件原先并不贫穷,直到有一年,她爹被抓去服徭役,往边关送军粮。
他爹一去不回。
家中只剩下三个女人。
她娘觉得日子无望,便求了一封休书,回娘家另嫁。
自此,哑女就和祖母相依为命。
应族长作为此时里长,还算公正。
没人敢吃她家绝户。
在全村人的帮助下,祖孙俩磕磕绊绊生活到现在。
这不。
七八岁的年纪,瘦得只有五六岁的身高,都是饿给闹的。
只可惜,哑妹的祖母一年不如一年。
他们的日子也越来越难熬。
闻颜想了想,问姚婆婆:“我们村里,像这样的孤寡人家,多吗?”
姚婆婆顿时警觉起来:“你想干什么?”
这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会是想给哑妹家塞钱吧!
这破孩子,心里没个数,把银子当石头往外撒。
闻颜看着姚婆婆如临大敌的表情,就没忍住笑出来:“我就是想着,你们这边不是还缺一个烧火丫头吗?就让她来吧。”
姚婆婆见她不是要往外撒银子,跟着松了口气。
接着又是一喜,拉着闻颜说:“我替她谢谢你。一会儿吃完饭,我就去叫她。”
“每顿饭再多舀两碗粮食,有剩下的就给其他的孤寡人家分一分。”
姚婆婆哪里看不出,闻颜是想接济那些人家。
谁家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姚婆婆抓着闻颜的手,眼眶里泛着泪花,好半晌才说了一句:“我代他们谢谢你。”
闻颜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别说是我让送的。就说是有剩的,你悄悄给他们送的。”
做好事不留名,钱都白花了。
直到晚上回家,姚婆婆跟应族长说起这事。
应族长叹了口气:“升米恩,斗米仇。她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就行。”
下午忙活一阵,天色渐晚。
闻颜估计着应知林的散学时间,特地到院门口接他。
两人刚说上话,村子里就传来了一串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一人二马停在闻颜家门前。
闻颜一眼认出马背上的人:“辰一哥,这个时辰你怎么过来了?”
辰一翻身下马,来到闻颜面前,小声道:“晋阳府那边来消息了,少将军请你进城一叙。”
“消息什么时候到的?”
“今日中午。”
也就是说,孟希延看完消息,就让辰一哥来叫自己。
由此可见。
孟希延查到的东西,比自己查到的更多,情况恐怕也更棘手。